等瑾音回到楊家村時,馬婆婆已經為她收拾乾淨了房間。
馬老伯也未外出,專程等在家中:“小姐,村長說您回了便去他那一趟。”
“知曉了!”瑾音笑了笑,放下換洗衣裳,又從包裹中拿出一份飴糖遞給馬婆婆,“給小石頭帶的。小石頭上學去了?”
馬婆婆笑容滿面的接過飴糖:“哪裡是上學去了。今日先生不上課,他一早就跟著村裡的孩子出去野了,叫都叫不住!”
“他這樣挺好的,咱村子裡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特別是很多還在一起上學呢。您啊,莫要拘著他,由他去,他和村裡孩子關係好,以後也多些朋友相助。反正都在村裡玩,安全著呢!”瑾音道。
馬婆婆人是挺好的,就是性子太膽小。
她平日總擔心這擔心那的,生怕小石頭磕著碰著出個啥事。除了上學,總不讓小石頭出門,就怕小石頭在村裡頭受欺負。
瑾音知道,小石頭是她和馬老伯唯一的孫子,擔心他是人之常情。
可瑾音瞧著,這樣養小孩,非把小石頭的性子給養的畏畏縮縮不成。
馬婆婆本來準備出去找小石頭回來待家裡的,仔細一想瑾音的話,突然悟了:是啊,他們老馬家就小石頭一根獨苗。
人常道獨木難成林。小石頭日後沒有兄弟姐妹相幫,還不知多艱難。如今和村裡的孩子好好相處,關係好了,以後也能有朋友相助。
特別小石頭是奴籍,以後要去少爺身邊幫忙的。和楊家村族人關係處好了,日後少爺也不會只拿小石頭當個外姓下人看待。
馬婆婆心裡暗暗的想,看來以後不能老是將小石頭拘在家裡了。
她心裡這般想著,彎腰對瑾音道:“行,聽小姐的。”
馬老頭私下勸過好幾次老婆子,奈何老婆子總聽不進去。沒想到小姐才說幾句話,老婆子就似想通了一般。
他真是又好氣,又鬆了口氣。
瑾音見馬婆婆面上應的認真,不像敷衍之色,心下也鬆了口氣。她很是喜歡小石頭那憨直的性子,可不希望小石頭被養的畏畏縮縮。
若是馬婆婆聽不進去她的話,她也無計可施啊,她總不好干涉五六十歲的老婦人怎麼教育孩子吧。畢竟那是人家的親孫子。
幸好馬婆婆不是執拗鑽牛角尖的性子,省了她很多事。
“馬老伯,莊子上的事處理完了嗎?你下午還要不要出去?”瑾音轉身看向馬老頭。
“莊子上沒啥事了!”馬老頭聽到瑾音問話,微微躬身,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莊子上的田地本就是佃給他人栽種,事情不多。不過小姐之前不是說,想在莊子的山坡上種些草藥嗎?我挖了一些百合的種球過去栽種,還種了幾株金銀花和枸杞。只是草藥的數量不多,還有好些空著的坡底,我給種上了花生。”
“哦,對了,我去莊子的路上,見河裡有菱角苗,撈了不少稜角放莊子的池塘裡頭。池塘裡頭還放了魚,養了蟹。到秋天時,不僅能採蓮蓬,挖蓮藕,摘菱角,還能撈魚捕蟹!”馬老伯說起莊稼事來,滔滔不絕,很是有信心,“莊子周圍,我也種上了大豆和豌豆。小姐,除了收田租子,這些活計也能帶來不少進賬。”
“哎呀!這個好!”聽著他的話,瑾音眼睛一亮,望向馬老伯,不愧是經驗老道的莊稼戶,把莊子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過她最感興趣的,還是採蓮蓬、摘菱角,那還是多麼愜意啊!瑾音美滋滋地想。
等她走到後院,看著被薅禿禿的百合,頓時滿頭黑線。
瑾音指著曾經百合花開的茂盛的地方,問:“所以,馬老伯,你是把院子裡的百合,給挖去莊子上栽種了?”
馬老伯忙不迭點頭:“小姐,百合種院子裡頭,也不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