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再度勸阻,可是這回誰都勸不動了,曹操執意西行。是勳偷眼觀察。就見曹操目光中流露出來的似乎並非惱怒。而更多帶著欣喜和狂熱的色彩。想想也是。老曹自從起兵以來,南征北戰,往往親冒矢石,已經打了三十多年仗啦,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到臨死前一年,還在漢中與劉備相爭。如今因為受禪稱帝,就再沒機會上戰場。難免髀肉復生之嘆——好不容易又逮著個機會出兵放馬,並且終於有個強敵可以跟他較量一番啦,又怎可能不熱血澎湃,精神倍長?
這有得仗打,估計比吃了謝徵所獻的丹藥,更能使曹操亢奮呢。
最終曹操下詔,留太子曹丕監國,是勳、賈詡為輔,天子將親率曹洪、曹休、韓浩等將,並禁軍一萬七千。西去新豐與曹德、曹真等會合,謀復長安。
既然勸不住。群臣只好詳細商議御駕西征的細節問題,吏部尚書陳群乃奏,說陛下您得帶幾個參謀在身邊兒才成啊——“劉子陽智謀士也,可隨往徵。”曹操搖搖頭,說劉曄實掌工部,不便調動——“尚有可用者否?”
曹魏如今已經不是草臺的軍政府了,而建成了真真正正的國家機構,在此種形式的架構下,重臣各有統屬,輕易不可遽離,以免打亂政府運作的計劃,降低其效率。相比起來,倒是曹操這位天子,即便暫時離都而去,對日常工作的影響反而不會太大。
曹操之所以不帶是勳出征,一則荀攸去世、曹德離開以後,是勳變成了國家第一重臣,在曹丕為太子時日尚且太短的前提下,只有是勳才能幫忙鎮得住場子。而且是勳的才能不在臨機應變、破敵殺將,而在運籌帷幄、統協百僚,所以必須得把他留在都中——就跟當初留荀彧守許都一般。
至於賈詡,實掌兵部,劉曄,實掌工部,這都是政府關鍵部門的一把手,須臾離開不得。況且出兵打仗是個大工程,牽扯到方方面面,具體兵馬調動、糧秣統籌,都是兵部之事,道路整修、民伕調集,乃是工部之事,所以賈、劉二人坐鎮後方的作用,要比親自跑前線去來得更大。
基於同樣的理由,是勳提出來讓諸葛亮跟隨曹操西征,也被曹操給否決了——孔明是兵部的二把手、臺柱子,他也是離不開本部門的呀。
是勳心說可惜啊,見不著“臥龍”對戰“鳳雛”了。可是轉念再一想,諸葛亮終究以內政見長,在原本歷史上要到入蜀援救劉備才第一次領兵,要到第三次乃至第四次北伐曹魏的時候,才終於鍛鍊成軍事大家,即便如此,尚難逃“奇謀為短”之譏也。龐統可是跟在劉備身邊打了好幾年仗啦,如今的“臥龍”若論軍謀,還未必是“鳳雛”的對手……
最終賈詡提議:“程仲德可也。”
程昱本年已經七十多歲高齡了,早就致了仕。話說這位程仲德在保身方面,其實跟賈詡有得一拼,尤其他“性剛戾,與人多迕”,自從靠山荀彧去世後,就經常有人告狀說他要造反,曹操雖然全都不信,程昱本人卻難免心驚肉跳。於是魏國肇建,他回趟老家,族人奉上牛酒,擺下大宴,他就在宴會上說了:“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即刻上表歸還兵權,然後閉門不出。
曹操三摧四請要他出來,他乾脆耍個心眼兒,故意在某次典禮上與太常邢貞爭排位,就此遭到彈劾,趁機直接告老還鄉。
如今賈文和把程昱給提出來了,曹操就問:“仲德老矣,尚能飯否?”賈詡說:“廉頗既可,仲德當亦可也。”
是勳說程仲德固然合適,只可惜遠在東郡,詔他過來還且得一陣子哪——“沮子輔見在洛中,盍用耶?”沮授在曹魏官至兗州刺史,正好任期將滿,返都述職。是勳說這人昔日乃袁氏的謀主,河北英才,入我朝僅為刺史,未免大材小用——曹魏刺史只負民政之責,已非漢末軍政、民政一把抓的如同割據諸侯一般的地方大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