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部分

聽的啦。

可是倘若這兩次獻計發生在同一條時間線上,後人得以對比,立刻就能瞧出差別來了。首先,鄭度請劉璋堅壁清野的前提是劉備“兵不甚多,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一方面劉備只帶了一萬荊州兵入川,其餘兵馬都是在白水關所挾持的蜀軍,還不可能徹底為其所用,另方面劉備是從北往南打,沒有穩固的後方根據地,所以軍需糧草要被迫臨時從地方上徵調。總而言之,劉備瞧著是個龐然大物,其實後勁兒不足,很容易把他耗死。

如今的是勳則不同,糧道雖然漫長,終究是有後方基地的,即便幽州的糧食吃光了,他還能想辦法從青、登甚至從冀、瀛去調,哪兒那麼容易消耗乾淨啊?而且是勳所部全是幽州兵,沒多少本地挾裹之眾,跟後來的劉備也無可相比。

堅壁清野只是弱敵的手段,想要徹底擊垮敵人,還得靠最後打一仗,這正是鄭度所言“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因為劉備沒有穩固的後方基地,如同袋中之鼠,倘若糧盡一退,蜀軍從後追殺,便可輕鬆將其擒獲。只要劉備被拿下了,那從東方殺來的諸葛亮、趙雲、張飛等部,還用得著擔心嗎?

而是勳呢?他即便吃了敗仗,也大可以一路逃回幽州去,遼東軍沒有實力直接追殺到去他的老家。況且,即便擒獲了是勳,或許可以暫時消解眼前的危機,但跟曹家的仇就結大了呀,曹操遲早還得派兵來打。

這麼一比較,二策之高下立判。

當然啦,韓耀要是就這幾句話,那是無法取信於陽儀的,他必須在細節上再多多描畫,顯得這條計策對遼東絕對有利。韓耀說啦,敵軍眾,我軍寡,大遼水畔又無險要,分兵而守,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收縮以後就不同了,把主力凝聚成襄平和首山兩個拳頭,可以憑藉城池和天險,相互策應,幽州軍就沒那麼容易取勝啦。然後遼東軍再可派出小隊去抄掠敵軍的糧道——你後方基地再穩固,糧秣再充足,合著不可能空運過來吧,只要運路一斷,是勳必退無疑。

紙面上這麼一謀劃,聽上去就比較靠譜了。只是也只能哄哄完全不通軍事的陽儀,和頭腦昏沉的公孫康而已,根本瞞不過與會的某些人——比方說逄紀。

逄元圖心說這是誰給出的餿主意啊?你以為堅壁清野是好策略嗎?那是被逼急了不得不為的下策啊,遼東真要走了這步棋,就算一時逼退是勳,腹心之地也必荒蕪,恐怕好幾年都無法重振,是勳回去稍加整頓,再度殺來,你們恐怕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再說了,從大遼水直到襄平,大片平原,道路縱橫,你知道人家糧草從哪條道上運送啊,那麼容易斷其糧道?派出去兵多了,便易為敵所探知,起不到襲糧的作用;派出去兵少了,必然被敵軍各個擊破。

不過算了,逄紀本來屁股就不是坐在遼東這邊兒的,公孫家越是自亂陣腳,他心裡倒越是歡喜。所以雖然瞧出來那麼多漏洞,他偏偏緊閉著雙唇,一言不發。

還有一個人聽著覺得不對,那就是公孫度的同族兄弟公孫模,在遼東也算數一數二的上將。只可惜此人長於排程,卻拙於言辭,雖然站出來表示反對,但是囉囉嗦嗦的,對於其中破綻總也分說不清楚。陽儀聽著頭大,乾脆就問:“若依舊計,卿可保固守陽隧否?”

這公孫模可不敢拍胸脯打保票了,他原本信心滿滿,問題被陽儀一張嘴就是“十萬”給嚇著了。當下追問道:“敵果十萬,確實否?”陽儀點頭:“確實。”人家剛從前線跑回來,說的還會有假嗎?

陽公量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