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我大漢臣民也,須為國家而戰,不為部族而戰。何所謂夷狄?孔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雲入,乃歸化也,非侵擾也。汝等欲為中國之人,須學漢言。從漢俗,如此則中原人不能輕也。若有人敢輕視汝等。汝等當言:‘吾一從漢俗,又為漢室徵,於國無功者,何敢輕吾?!’”
是勳嘴皮子利索,加上這些匈奴部曲本來民族觀念就不是很深厚,所以見天兒地灌輸、洗腦,再加上好吃好喝供養著,就逐漸地都上了他的賊船啦。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必要再多說什麼,他直接就佈置開了任務——
“朝廷使某守牧朔州,境內無論漢胡,從我者可生也,逆我者必死。汝等可願為我討伐不臣耶?”
劉虎腦筋確實很快,趕緊介面:“即便我等族人,若敢不從王化,我等皆願為主公伐之!”是勳掃視全場,其餘那些匈奴部曲沒有劉虎這般利落嘴皮,只是不停地點頭,還有人說:“我等皆主人之奴,主人教我等殺誰,我等必不容其得生!”
是勳說好,我指的就是你們的族人,可同時也是你們的敵人——“國家封南單于於美稷,然自羌渠單于歿後,彼等不從於扶羅單于,而妄自廢立,嗣後甚至不立單于,不修職貢,形同割據。呼廚泉單于意欲伐之久矣,奈何力不能及,今我欲率汝等伐之,汝等可願從否?”
實話說匈奴部曲當中,並非全都是劉虎那般一心想做漢人,對於反戈一擊毫無心理負擔的,只是既然跟從了是勳,在平陽的家眷也都落在漢人手裡,所以不敢不應從而已。倘若是勳要他們去攻打呼廚泉、去卑,他們或許心裡還會打個哆嗦,但既然是勳要他們去伐美稷,那就完全沒啥二話了。
這些匈奴部曲,在舉家跟隨於扶羅南下的時候,大多年歲還小,是在“殺回單於庭,奪回單于位”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就算是勳不提,他們也天然把仍然留在美稷的族人目為仇敵。故而聽得是勳如此安排,全都大拍胸脯,大表決心,表示對待那些“叛逆”,自己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可是是勳隨即又把臉一沉:“然單于庭勝兵數萬,吾不過能調派張將軍所部五千人而已,眾寡不敵,奈何?欲待聯結呼廚泉單于部北討,又恐單于不在,彼等不肯聽命。單于此去,天子必大加賞賜、慰留,不識何日才能返回,若待其返,恐時機錯失也。故我欲使汝等返部,遊說族人,招募願從我命,往討單于庭者。可即許諾,若克美稷,彼等之奴即為有功者之奴,彼等之牛羊即為有功者之牛羊,我亦將西驅鮮卑而東逐烏桓,所得牧場,皆與彼等為牧——自然,也皆與汝等為牧。汝等可願往乎?”
說了半天,終於圖窮匕見了,是勳要這些匈奴部曲回去,勸說族內的戰士,全都跟隨自己去攻伐美稷,許諾事成之後,必有重賞。聽到他籠統地提出了賞格,匈奴部曲們莫不臉上發光,眼中流露出貪婪之色——他們打小跟著於扶羅南遷,在平陽附近放牧,然而這些地方終究不是傳統的牧場,牛羊的存活率、繁衍速度都很低,族中老人時常提起來,都說美稷及其以北地區,牧草繁茂、氣候適宜,簡直就是放牧的天堂呀。是勳說你們要是幫著我殺過去,那麼這天堂就是你們的啦,他們又哪有不歡欣鼓舞,口水橫流的道理?
於是紛紛表態,這就回去勸說族人。劉虎還特意加上幾句:“小人乃主公之部屬,主公辯舌甲於天下,小人等若不能遊說族人來降,豈非有負主公之盛名乎?”是勳心說算了吧。你們嘴皮子能不能說。這真跟我沒啥關係……你漢話是說得挺溜啦。可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