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遠望去竟然像是一柄利劍一般。同樣出現的依舊是那個男子,一襲長衫好像是天人下凡,一手按在那怪物的脖子上,怪物雖然看上去剛烈,卻給人一種被屈服的感覺。這怪物便是睚眥,男子竟然以睚眥做劍,欲有睥睨眾生的意味。睚眥者,龍子排二,性格剛烈,好鬥喜殺,寧死不服。想到這裡,太外公嚥了下口水,暗歎此人心比天大,竟然欲降服天下不能降服之物,似乎想宣告天下之人,他能人所不能。

太外公越看越發想知道下一層會是什麼,連忙轉眼看第三層。到了這裡卻不僅僅是一條龍子,反而是一壯觀的景象了。柱子上有著一排走獸,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前端,而走獸的領頭則是一位騎禽的男子,這男子不用說便是之前出現的那個男子。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和行什。拍在第二位的就是嘲諷,龍子第三子,平生好險又好望。整個排列有規有矩,而且十樣俱全,竟有十全十美之意。而為首的男子,則寓意自己為天上仙人,方才十全十美。

三層之下,就是第四層,便是龍子裡排行第四的蒲牢。男子佇立在一隻巨鯨之上,一手指著蒲牢,這蒲牢竟然嚇得瑟瑟發抖,甚至不敢大聲鳴吼,只敢低頭嗚咽。這一處倒是沒有什麼可說,不過是以鯨降蒲牢罷了。

到了第五層整個景象卻變得鮮血淋淋,這一處烏雲密佈,到處是孤魂野鬼好似身處閻羅地獄一般。一披髮男子,身著鬼首盔甲,手中持著一柄寶劍,劍狀便是睚眥模樣。這寶劍洞穿了文殊菩薩的胸膛,遠處的五臺山亦被一劍劈成了兩截,狻猊躲在文殊菩薩之後,沒有任何反抗的姿態。

五層的陰霾似乎延伸到了第六層,這裡依舊烽火滔天,身著盔甲的男子正令人刻一碑,似乎其上刻滿了他的豐功偉績。這碑正置於霸下也就是贔屓的背上,贔屓被那功德碑壓得不能動彈絲毫,似乎是因為這碑上公德是無量的,就連龍的第五子贔屓也承重不起。

烽火到了第七層才有了偃旗息鼓的架勢,好像四海已經平定,只有一些人被關在了監獄之中。這些人或被剝皮,或被抽骨,鮮血流成了一條長河。這裡卻沒有出現之前的那個男子,卻多了一尊菩薩,這菩薩欲將這些人救出昇天,卻被一隻狴犴擋在監牢之外,無可奈何。

鮮血染紅的第七層到了八層之後才得以安寧,此處的男子又恢復到了之前的模樣,白衣飄飄的手中提筆在高山之上題字。那字字字有姿,筆筆生動,最後一筆完成時,竟然構成一栩栩如生的負屓。筆下生龍,卻又好像說的是那男子在造詣非凡超脫。

到了頂端,則是最後一層,九層為尊。此處只有一螭吻,託著那男子飄然在悠悠雲海之上,只留下一個背影。

整個柱子似乎就像是一本史書,記載著那個男子的豐功偉績,一副柔弱的書生氣息下卻帶著修羅般的殺戮。劍指蒼天,平定四海,甚至不惜血染青天。太外公隱隱約約感覺到,這男子肯定就是黎菸嘴裡的九爺,也是自己最想找到的那個人。

這裡雖處處刻畫九爺的英姿,但是卻莫名地感覺,這九爺似乎不僅僅滿足於這些。因為當到了最後,九爺將江山與美人都棄之不顧,獨自一人騎著螭吻而去。太外公忽然想到了什麼,但是卻說不出一點頭緒,也緊緊是自己的預感罷了。

當看到這裡,太外公恍然明白,自己又進到夢中了,不過這個夢似乎很真切,像是早已經發生過了不過重演一遍罷了。

“葬天,我想好了。”是九爺的聲音,這種男人的聲音只要聽上一次,怕是再也不會忘記。

 。。。  

第四十二章 屍鱉

“九爺,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