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章 八二二慘案

紗的進口都被禁止了,紡織廠也就乾脆停工,還能省下一筆工資費用。

不會真的有人以為能寫出《包身工》的血淚紡織工廠還能給回家的員工按時發放足額的工資吧?

作為全國最大的進出口商品額度最大的港口,松江地區囤積的各類物資在困頓情況下足夠使用1到2個月,部分較為緊缺的燃油可能不到一個月。

但在這種封閉情況下,往往也是資本家鋌而走險,賺取最大利益的時候。

從劉瑞簽發委員長令,宣佈封鎖開始後,

華亭、上海、黃浦、徐匯等各地米店糧店全部掛牌停業,

只有四海集團麾下的米店還在按時售賣平價糧食。

不過四海出售的糧食對整個松江府數百萬人來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

黑市中的糧價率先高漲,

緊跟其後的便是煤炭、甜水、醬料、蔬菜等各種生活必需的物資。

在短短一週的時間,這些價格就如同孫猴子竄上了南天門一樣,翻著筋斗的往上飛漲,

最終達到了一斗大米需要330塊龍洋的最高價格!

龍洋在松江府內部全面貶值,簡直就是金圓券三年的貶值縮短到了一週中。

就在官方貨幣兌換比率崩盤的第二天,各大米店重新開業,

但只接受美元、英鎊、法郎這些外國貨幣的使用,或者需要將黃金白銀送到指定兌換點,換來粗製濫造印刷出來的通用票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少市民還在猶豫,覺得撐一撐,把這幾天熬過去之後,便能夠省下家中積攢來的硬通小黃魚。

但看見糧價繼續飛漲,一刻鐘米店就要換一個實時米價之後,他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擔心,

扭頭就將自己的陪嫁和壓箱底的儲蓄全都兌換成了通用票據,開展搶米大戰!

在這一段時間中,四海集團的糧店仍然每天定時開業,他們所售賣的低價平價糧食是廣大失業工人和小手工業者賴以生存的必需品。

他們買不起高昂的進口糧食,也找不到門路去羅店等城郊地區的農田裡面尋覓糧食,

只能儘早趕在糧店面前排隊,好第一個買上兩斤大米,回去熬上一大鍋稀到不能再稀,能照出人影的薄粥。

在這個已經幾乎快要失去控制的城市中,失業的女工帶著孩子,坐在門前的小馬紮上,等著丈夫用打零工的收入去買上兩斤碎米。

尚在哺乳期的孩子吃不到奶水,卻仍然咬住不放口,試圖在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

他確實吮吸出了液體,但那是他母親的血。

而就在弄堂外的街道上,操控糧價的各大家族公子們仍然坐在高價進口的汽車上,

手中啃食兩口剛剛出爐的新鮮三明治,便感覺無味。

隨手一扔,丟到路邊,就引發了兩個幫派的小乞丐的混戰,

他感覺這一切可比上學有意思多了,趴在後車座上津津有味的看著同齡人,卻不同世界的孩子們相互毆打,

只為了爭奪他丟在地上的兩塊白麵包,以及中間夾著的培根。

“破三明治有什麼好吃的?真的不理解這些人,連三明治都要搶,一點都不文明!”

可即便他們已經透過高額的糧價收割了上海市民手中的積蓄,卻仍感覺不滿足,

自己的財產全丟在了所謂的淪陷區,該死的人民黨將他們的工廠全部改組為互助制,

政府參與並統一協調生產,下達訂單。

廠長和黨代表、工人之間相互監督,其售賣產生的利潤1/3上交,1/3作為福利,1/3投入到再發展的積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