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三聯裝260毫米主炮,10英寸主裝甲帶要覆蓋75%的長度,還要有36節最高航速與8500海里的航程,排水量不能超過噸,全體長度還不能超過220米,
你們是在造什麼異世界戰艦還是打算造一個下水就沉的鉛鴨子?
造船也得有個基本法吧?
火力、防禦、航速的三角關係肯定無法全部都滿足,除非你的船隻想在近海三四百海里內打轉轉!”
“可是我們的對手是日本海軍,預設作戰場景也大多在東海與黃海這種淺水大陸架地區,我們確實不需要戰艦有多大的續航力,
日本人的重巡幾乎是完美的萬噸級平臺,之前的幾個噸方案都不能穩定打贏。”
面對葉在馥的批評,年輕的設計師仍然不服氣,覺得自己的設計完全沒有問題。
“不是我說你,你這小子怎麼這麼犟呢?巡洋艦,巡洋艦,不能巡洋叫什麼巡洋艦?你讓人家在東海乾架人家就一定要在東海嗎?
我們的原油、橡膠、蔗糖全都是從南洋運來,南洋航線就是我們的生命線!在廣闊的南中國海上,你設計的戰艦真的能完成巡航與攔截的任務嗎?”
“但日本海軍的巡洋艦要想進入南海,先要從本土的佐世保與吳港出發,從夷州左右繞行,
如果我們在東海上的大量遠洋拖網漁船能迅速傳回情報,大型巡洋艦母港為馬尾或廈門,即便他們出航了,我們依然能在呂宋海峽附近將他們截住,
日本海軍可不是法國人與英國人,他們在南中國海沒有基地!”
“為什麼他們會一定在呂宋海峽等著你們?從棉蘭老島一側進入蘇祿海,透過巴拉巴克海峽一樣可以進入南洋!”
“前提是美國人的腦子被下跌的股價弄傻了,真的願意讓日本軍艦借道!
葉老師,我的設計沒有問題,這些我都計算過了,噸的船體完全可以做到容納這些武備與上層建築,我甚至還可以為大巡塞上兩組四聯裝魚雷管,還有一組備用雷!”
“那你的水上飛機往哪放?艦體中部被你用來安裝4.7寸高平炮與3英寸高射炮,你還要預留出塞魚雷管的空間,彈射器和機庫在哪裡?”
“我覺得義大利人的想法不錯,水上飛機只是一個添頭,我們不能為了重要性遠遠不如防空與反雷擊艦的水上飛機而遷就總體設計,因此我將機庫放在了艦艏,彈射器佈置在二號炮塔上方!”
年輕設計師覺得說到了自己的得意之處,大大方方展示了自己的原始設計手稿,
可以看得出來,這艘大型巡洋艦有著鮮明的義大利風格,不管是共鞍主炮還是流線型的小巧艦橋,粗看上去和安薩爾多公司改正後提交過來的噸巡洋艦方案十分相似。
義大利人對於這種超條約巡洋艦的設計工作十分感興趣,因為駐紮在義大利的海軍人員向他們透露了法國人正在同樣推動噸巡洋艦方案去獵殺義大利人的重型巡洋艦,
畢竟與義大利的特倫託和的裡雅斯特相比,法國人的杜肯級簡直就是一位穿著比基尼鍊甲去打全甲格鬥的妹子,基本毫無優勢可言。
墨家思想的引領者,當代墨子墨索尼裡同志對於這個訊息的反應十分激烈,畢竟他一直宣稱要將地中海再次變成新羅馬帝國的內海,高盧人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
義大利海軍雖然在華約中分到了和法國海軍一樣的噸位,但雙方基本上因為窘迫的財政都沒有用完噸位限制,
在不想掀起一場地中海戰列艦競賽的同時,義大利人將重點放到了驅逐艦與巡洋艦上,特別是重巡洋艦這種條約規定後的二等主力艦,
已經下水的扎拉號重巡洋艦便是義大利人的得意之作,拋開光明正大超噸位的日系重巡,扎拉和對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