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堆在眼角,頭髮也亂糟糟的,與自己一向在眾人面前的瀟灑模樣完全不一樣。
他自嘲的笑了笑。
“我要是頂著這張臉出去,估計也沒多少人會看上我了!”
張漢卿最終還是聽從了副官的建議,用熱水洗了把臉,再享受一下刮鬍匠的手藝,順便淺眠一下,又是那個精神煥發的少帥了。
他展開原先的電報,原來是郭松齡所部已經抵達連山防線,準備清掃當地的駐軍了。
張作相在徵詢了張雨亭的意見之後,選擇將指揮權交給了張漢卿,這份電報就是他發過來詢問下一步作戰方針的。
張作相認為可以在連山地區拖住郭松齡,畢竟郭松齡雖然戰法嫻熟,手下軍隊戰鬥力強,但架不住人少啊!
郭松齡大約有8萬人,但是奉軍總人數在經過擴編與整軍之後達到了約30萬,所以郭松齡要想取勝,就必須效仿當年的虎牢關,來一次快速突襲戰,趁著分佈在各地的奉軍還沒有集中起來時,就打下奉天省城,活捉東三省巡閱使張某某。
張漢卿知道這一點,難道郭松齡想不到嗎?
可以肯定的是,進攻連山防線的郭軍都是老奉軍中最能打的那批,讓他們去欺負張作相手下的吉林部隊,這不是讓神秘四奧去打唐三嗎?
張漢卿趕快發報,要求張作相留下部分部隊在連山防線上,稍作防守,起到一個遲滯與阻礙作用。張作相的本部要做到沿線各地層層阻擊,為各地奉軍的排程爭取時間。
當張作相收到電報時,已經有點晚了。
面對著郭軍精準的炮火,連山防線上的奉軍被炸的焦頭爛額,即便是全力阻擊,也抵擋不了郭軍士兵的衝鋒,不少地段已經出現失守的情況。
要不是萬福麟的騎兵部隊威脅著郭松齡的後方,讓他不得不抽調兵力回防,恐怕現在連山已經被攻克了。
但並不是沒有好訊息,由於郭松齡在灤州司令部裡沒有明確表達出推翻奉系的目標,而是隱晦的採用逼張雨亭下野,扶張漢卿上位的說法,這也使得很多軍官對於郭松齡的行動看不慣的,他們認為這是一場叛變!
你吃著老張家給的飯,怎麼還能打老張家的人呢?
所以說原先的幾個師長和一些高階軍官全部都被扣押了起來,送到了李景林等處,而李景林又把這些人放回了奉天,這些人大概佔據著奉軍約30%的中高階軍官,現在各軍軍長以及師長都是原先的旅團長升職而來的。
而由於郭松齡的軍隊大部分都是改編出來的第三軍團,這支軍團的軍長是張漢卿本人,因此郭松齡發動倒戈的時候所用的藉口都是在張漢卿的允許之下進行的。
當郭松齡部隊正式與奉軍交上手的時候,許多軍官和士兵發現,並不是像他們所說的一樣,由張漢卿帶著他們向奉天進軍,而是站到了張漢卿的對面,這一下子就讓郭軍內部計程車氣更加崩亂。
在進軍連山的途中,就已經出現了步兵第18團的中校團長張國貴和少校營長率部投降。
而張作相此時又發來電報說,郭松齡所部在進攻奉軍右翼張九卿的騎兵旅時,富雙英帶著他的一個團直接投降了奉軍,使得郭松齡發起的進攻遭到了挫折被迫終止撤回休整。
即便如此,張雨亭也做好了南下旅順的準備,他甚至做好了以身飼虎,割肉給日本人的準備,也要把郭松齡拉下馬來,而如今,最可靠的就是那些老兄弟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