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記者的見證下,煙臺的城牆就像是一條魚被摁在大潤發殺了20年魚的案板,不到十五分鐘就被轟的千瘡百孔,
城牆上的齊軍守軍在捱了第一輪炮彈後就已經機靈的不見了,
他們在這幾天局勢一邊倒的炮擊中進步很快,
已經沒有人敢在飛虎軍面前託大,放言神功護體,刀槍不入了。
上一個像這樣想的已經被飛虎軍兩個基數的炮彈一點點打成了篩子。
“飛虎軍的炮兵素質不遜色於我國,陣地展開十分嫻熟,且各種射程的火炮都有各自的任務層次劃分,已經算得上是一支合格的炮兵了。”
“從動作和操典上能看得出來是德國人乾的,就是不知道他們與德國人的交流有多親密了,還好海軍方面和皇家海軍交流比較多。”
“步兵大量配發了輕型機關短銃,步槍也主要使用卡賓型,實在是愚蠢!
帝國陸軍能在他們的射程之外就開火消滅他們!
即便是近戰,帝國的白兵戰一定會大勝這些連刺刀都不願意裝的懦夫!”
在遠處專門劃出來的觀察區域之中,戰地記者和各國軍事觀察員都手拿飛虎軍提供的望遠鏡,
對呂軍所部攻打煙臺港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儘可能扒出飛虎軍的一些細枝末葉。
德國、英國、日本對於飛虎軍的戰鬥力更加關心。
而剩下的觀察員注意力大部分放在裝備與背後的生產能力上,
美國人一直在強調他們在人民黨的工業建設中出了大力氣,
現在幾乎200萬噸的工業產能離不開他們的支援,更不要說數以百萬計美刀的各種農工原料產品的大單採購合同。
他們還在暗戳戳批評英國人的對夏政策,準備一腳踢開他們,和人民黨進行更大規模的貿易。
英國軍官絲毫沒有關心美國人又在旁邊胡言亂語什麼,他們正在仔細思考能給這支部隊支撐的東南政權多少支援,
畢竟現在飛虎軍的規模可是比英國陸軍大多了,戰鬥力也比長期缺兵少槍的英國陸軍強多了。
德國人正在檢驗他們從大戰中取得的經驗,
國防軍正在根據從夏國和蘇聯獲得的新技術裝備資料對未來的戰爭進行推演。
日本則是觀察最仔細的一個,
這些陸軍參謀本部派出的統制派年輕軍官和海軍航空兵的航空隊長不放過一絲細節,認真評估這個未來一定會遭遇的對手,
但長久以來形成的舔歐厭亞的思想,還是讓他們出現了不少差錯。
至於剩下的法國人、荷蘭人、瑞典人、捷克人,
與其說他們是來觀察飛虎軍的,不如說是來觀察自家產品的優劣性,
幾個人就這些火炮的歸屬大吵特吵。
“這是我們的施耐德重炮,我們法國人的軍工傲視歐陸!”
“沙比!飛虎軍和我們博福斯進行合作研發,當然是我們瑞典的博福斯血統!”
“你們都不對,你們的炮確實不錯,但重量太大,不適合遠東的地方,只有我們捷克的斯柯達火炮才是最適合的火炮!”
“那些105毫米加農炮是從我們荷蘭賣出去的!”
法國人、捷克人、瑞典人停下爭執,不約而同地注視著荷蘭人,
不明白這個完全是轉手貿易的中轉二道販子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人民黨與荷蘭最大的往來就是他們荷屬東印度的原油與橡膠了吧。
在呂軍指揮部的指揮下,僅僅用了半天時間,飛虎軍就攻破了齊軍花大力氣構建的煙臺防線,突入城內,和守軍打起了巷戰。
在山頭上各國觀察團的眼皮子底下,他們表演了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