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實的使用重型牽引車,還有專門生產出來的大型拖車,在夜間有交通指揮的情況下運到了車站。
他們絲毫不顧及鋼纜的使用,左一道右一道,這些第一次上岸的艦船們全都被綁成了一個粽子。
而在世界軍事史上,艦船陸上調動也是一個十分罕見的案例,以至於在後世的艦娘遊戲中,關於這一幕的場景大都無法過審。
身著清涼夏裝的艦娘們被她們的指揮官用各種繩索綁成羞人的姿勢,想想都讓人血氣上湧,七竅流血。
特別是按照噸位來說,這些還多是處於幼兒時期的艦娘蘿莉,所以在這個時期的場景圖和過場圖之中幾乎全屏都是馬賽克。
除了這些使用鐵路秘密運進鄱陽湖的小型艦船們,以安慶府的懷寧港為基地的長江艦隊也出動了幾條大傢伙。
除了之前就已經亮過相的800噸級佈雷艦之外,皖系海軍的首席艦船設計師葉在馥在設計繪製2000噸級巡洋艦和1000噸級驅逐艦的圖紙時,還順帶將百噸級炮艇擴大到了350噸級左右。
他還成功的拿出了艦船設計所第一款民用貨輪設計,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川江輪。
經過他操刀設計的350噸級炮艇具有出色的泛用性和多功能性。
在他的設想中,這類艦船能夠覆蓋從內河護航到近海護漁,再到警戒衝突,佈雷反潛等多種多樣的任務。
在開啟全部的四臺主機時,它能夠達到約30節的最高航速,而在巡航只使用兩部低速主機時,它也能夠以15節的經濟航速完成約2000海里的航程。
其主武器也較100噸級的炮艇有了較大的升級,可以說是鳥槍換炮。
主炮由原先的兩座40毫米雙聯裝小口徑火炮更換為了兩座雙聯裝57毫米速射炮。
而在此次抽調的艦船之中,還有數艘是所謂的重火力型,也就是使用了兩座76毫米速射甲板炮一對一頂替了這些中口徑速射炮。
同時在副炮方面也是有所升級,安裝了三座雙聯裝20毫米高炮,還見縫插針的安裝了六挺海軍制式12.7毫米口徑重機槍。
在艦艉佈置的導軌上,有著12枚深水炸彈,如果更換成水雷的話,也可以完成8到10枚水雷的投放工作。
整體來說,對於現在的皖系海軍十分的經濟適用,福州外海警備艦隊的炮艇大隊大多都是使用這款船隻,而在內河上,那些原來的50噸,100噸級炮艇還是能發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