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5章 龍國,左都督

事,紫龍閣可以過問,大都督府可以過問,這就會造成混亂性。

一個國家體制內,一個部門頭頂有兩個決策者,能不亂嗎?

所以為什麼在秦鳳山死後,龍國立即取締了大都督府,就是因為這個。

國王不可能把手中權力分化出來,交給大都督。

這種情況適合於戰亂之時,避免因為一些命令傳達不及時,從而貽誤戰機。

但是建國之後,大都督府的存在就會很尷尬。

多做一點,就侵蝕了國王的王權。

少做一點,又會被上下架空。

趙麒身為國王,他不是不懂這個道理。

可既然懂,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設立這種本該已經被淘汰的機構?

其實趙麒也是沒辦法,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他這個國王雖然是最高的權力者,可一個人想要管理整個天下,太難太難了。

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幫自己,有一個部門可以幫自己的話,這種壓力就會小一些。

同時所做的事情,也能夠完善一些。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要設立大都督府的初衷。

大都督的確可以分走國王的權力,的確可以造成權力上的混亂,職務工作上的不清楚,權力運用上的模糊。

所以他不設立大都督,他設立的是左都督,以及右都督。

這樣的話,權力不會失衡。

大都督府內部,也分工明確,不會造成一家獨大。

無論是左都督,還是右都督,都是一體的,但也是各自為政。

大都督的地位高於首宰,高於元帥,低於國王。

但是左右都督的地位並不會高於首宰,高於元帥,最多隻是平級。

如此一來,並不會權力失衡,又能夠很好的幫助國王行政,行軍。

不過左右都督的人選,必須要選擇好。

這樣的人選,必須深受國王信任,也不會造成權力的濫用,更不會背叛國王和國家。

目前唯一合適的人選,暫時就是秦朗。

除了秦朗之外,趙麒目前沒有發現第二個合適的人選…

說起來,也有些可悲吧。

滿朝諸公,竟無一人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信任。

秦朗此刻沒有開口,在趙麒對他有了新的職務思考的時候,他只是沉默。

大都督府的重新設立,勢必會造成滿朝文武的震動。

可能反對之聲也會非常大。

首先趙麒能不能扛住這個壓力,是一個疑問。

即便扛住壓力了,但具體設立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所以秦朗並不覺得這個大都督府,真的可以重新設立成功。

至於趙麒給予自己的那些權力範疇,未免也太可怕了…

這要是真的可以透過,那麼滿朝文武基本上可以說是紙糊的。

這樣離譜的權力調整,只有太祖國王親自操作,才可以透過。

太宗國王或許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勉強也能夠讓其透過。

因為這兩個有軍威,有威信。

但剩下的就連前國王趙懿都做不到…

更別說登基才一年多的趙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