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從此李神醫的名頭叫得更響亮了,這老頭每年過春節都會買大掛的鞭炮來爺爺家放,增加喜氣,感謝爺爺活命的恩情。
家裡每年都會有人送的大批奶,糖,餅乾,水果,山貨,就連磨刀石也有人從山裡背下來,家裡的東西兩個老人又吃不完,只好拿來送左領右舍,李煜至今不吃月餅就是小時候過八月十五的時候家裡堆滿別人送的月餅,扔了可惜,小孩又饞,吃起來不知道停,吃完幾天後李煜還覺得自己打嗝都是月餅味,從此再也不提月餅二字。
爺爺給來人號了脈,“說沒事了,以後不用吃藥了,”也就沒給他拿藥。
這人千恩萬謝,高高興興的走了,走的時候說山上蘑菇要出了,過幾天送一些下來給李煜嚐嚐。
看看時間,五點還差幾分,要開席了,現在去正合適,還能坐上頭輪席,祖孫兩人關上門,就去吃滿月酒宴了。
第十章 滿月酒宴下
爺爺這一輩是定字輩,滿月酒這家是李定貴家,所有定字輩的人李煜都喊爺爺,為了區分自家爺爺跟別家爺爺,別的爺爺之前會加上名字末尾那個字。
李定貴家在李煜家東南邊,隔著有一千多米,過去也就十來分鐘,穿過幾家人戶,遇到叔伯,嬸嬸,大娘,又是一陣招呼,爺爺在邊上介紹,李煜跟著喊,實在是好多人都不記得了,看著眼熟就是不知道喊什麼。
也就是後村這樣關係複雜,親疏遠近,姓氏行輩,都有不同的稱呼,小時候還可以隨便糊弄過去,村裡人也不計較,大了還這樣就會被人說不知禮數,沒家教。
這些人見到李煜太熱情了,一個個刨根問底,問他在外面讀書咋樣,有女朋友沒,找到了什麼好工作,回來生活習不習慣,什麼時候結婚?
人家問了,你又不好意思不回答,可有些問題他不想回答,雖然知道這些親人沒惡意,只是純粹的關心加八卦心思,你要說沒女朋友,人家說不定第二天就給你介紹一個,這番好意,你還推脫不了。
爺爺一早就被人拉著和同輩老人喝茶去了,沒法替他解圍,正急得冒汗,突然巷子口傳來一年輕人的喊聲,“么爸在這兒呢!馬上開席了,特意來喊您老吃飯。”
么爸是村裡同族國字輩對爺爺的稱呼,(定國安邦,李煜這輩是安字輩,有時聽名字就可以知道這人是哪輩,自己該喊什麼,可這不是絕對,現在起名很少加自己的排行了。)爺爺在家排行老么,其他姓氏的比爺爺晚一輩的也可以這麼喊,這時候就是表達親近的意味。
這個年輕人李煜有印象,是李定貴家的小兒子——李國松,快三十了才結婚,這次就是他得了兒子,從沙市回來辦滿月酒的。
“這不是小煜嗎?聽你奶奶說你今天回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我還準備開車去接你呢。”
“謝謝松叔了,我坐船回來的,進來也沒幾步路。”李煜鬆了口氣,李國松真是活雷鋒啊!
說話間,爺爺也出來了,李國松上去喊了一聲,又說了一遍,馬上開席了,爺爺就跟人打了聲招呼,說回來再坐,現在去吃飯。
途中又遇到了一些人,都是去吃酒的,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去吃飯,李煜不由想到高中一群人中午的時候氣勢洶洶的殺向食堂,只不過現在這裡半數都是鬍子發白的老頭。
離李國松家還有幾十米就聽到人聲喧沸,轉過一個樹林,就看到李國松家的院子裡擺了十來張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