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二章、滅吐蕃,掃身毒

南詔現在土地眾多,但人口不足,即使推動符法,推行蒸氣機後,南詔的勞動力仍然不足,這就需要更多的人來填補,尤其是質量上乘的大唐百姓。

這可比深山老林中的那些生番野人強太多了。

當然,嶽不群早就讓人在兩國邊境招攬大唐難民。

可此舉立即就遭到了大唐的警覺,開始限制難民往南詔逃去。

但這也止不住大量的邊境難民私自逃往南詔。

南詔將大量的難民收攏後,給他們南詔戶籍,以及諸多便利,然後就將他們送往更南端。

其中較為聰明者,會被留在洱海附近的南詔最初的土地上,其餘者,則是送往新開闢出的蠻荒土地。

可南詔人還是不夠用。

人才仍然是緊缺的。

因此,嶽不群來了長安,要大唐將難民都放出。

本次談判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

談了許多事,大唐可比蜀山好說話多了,畢竟蜀山無事求南詔,可大唐多得是事情要求到南詔的頭上。

一等大事便是糧食,二等大事就是吐蕃之事,三等大事便是蒸氣機之事,還有一事便是要借兵。

借兵之事也不過是託詞,畢竟大唐雖然糧食緊缺,但兵員可不缺,各地軍鎮更是眾多,如何會缺兵,而且兵強馬壯,還有以法術訓練出的兵馬。

大唐主要還是想要獲得南詔的那些以奇技淫巧打造而出的戰爭利器。

有這些戰爭利器,大唐也可在北方無往不利,將一種藩鎮打壓,甚至驅趕吐蕃出隴右河西,重取河西走廊,重開通往西域的路途,重開大唐盛世。

可惜沒談成,此時嶽不群不許。

雙方談判半月,最後只互相答應了三件事,其一是糧食之事,其二便是難民放行之事,其三是關於南詔的鋼鐵軌道的建造之事。

何謂鋼鐵軌道建造之事?便是南詔意圖將鋼鐵軌道鋪設到大唐境內。

對於此事,大唐朝堂上下議論紛紛,已經討論三個月,有贊同的,自然也有反對的。

兩者就在朝堂上爭辯,最後甚至上演一出全武行,老臣們就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招招兇狠都不給自己的對手一點活路。

最後還是皇帝看不過去,喚來侍衛將他們分開。

而嶽不群此番連便以運送糧食為理由,請在大唐國內鋪設鐵軌。

拜月教主都親自來說這事了,大唐怎能不答應?那當然是不答應。

他們想挾此要求更多。

然後嶽不群就拒絕了,大不了就不鋪鐵路就是,到時路上運送糧食的損耗就讓大唐哭去吧。

如此拉扯後,兩邊最終得了一個平衡所在。

大唐可以答應鐵軌鋪設,但是前提是鐵軌的鋪設必須由大唐監控,且每一個站點都由大唐朝廷把控,而且任何進入大唐境內的有軌蒸氣車都得提前申請,然後在檢查過後才能入境。

除此外,南詔必須為大唐訓練一批有軌蒸氣車的駕駛人員,後期的蒸氣車必須由大唐方面的駕駛人員駕馭。

對於這幾點,南詔統統答應,沒有拒絕一個。

雙方都各懷鬼胎,只會取有利於自己的條件。

然後嶽不群就在冬日來臨前,乘坐著馬車離開了長安。

世間風雲變幻。

一晃眼便是南詔新年曆十三年。

李逍遙十三歲了,嶽不群四十一歲。

而趙靈兒也十歲了,但被林青兒封印過一段時間,如今也才五六歲的模樣。

這一年,將發生一件大事。

吐蕃滅國。

這個高原霸主,被大唐與南詔夾擊,大唐集結三十萬大軍,攻破隴右河西,殺入吐蕃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