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
天京城中人頭滾滾之時,嶽不群亦得了一份恩賞。
皇帝再賜金書鐵券一副,獎賞白銀三十萬兩,良田十萬畝,天京城內宅邸一座,宅邸乃皇帝未繼承大典還是朱王之前,在天京所居之所。
除了以上這些,皇帝還為其升爵,直接封為定遠公,直升兩級。
且這回無人阻攔,能阻攔的,不是死在了那座高達百尺的祭壇上,便是傷重於家中養傷。
因此,嶽不群如此升爵,朝堂上下無人反對。
連禮部的諸位大臣,如今也還缺著,更無人能以禮法反對。
十月七日。
皇帝突然病倒。
足足昏迷不醒七日後,才被太醫院的老太醫救醒。
太醫給出的診斷是:驚嚇過度,勞傷精神。
而給出的治療方法是:靜養。
至於靜養多久,太醫不好說,只說靜養。
十月二十日。
北疆、西南、江南有農民起義。
然後,心繫天下的陛下只得通宵達旦,朝乾夕惕。
最後陛下於十月二十五日,再度病倒。
海圖歷二百一十五年,十一月三日。
皇帝駕崩,享年四十有九。
這一世的皇帝沒能活到海圖歷二百一十六年。
嶽不群甚是……遺憾。
另外,在皇帝駕崩前,他已指了皇三子為新帝,卻也無需朝堂諸公推舉。
除此外,皇帝在駕崩前,還指了三人前往大寰的三處造反之地。
這三人分別是劉徴(舊新東澳總督),諸葛玉,曾令志。
既要他們平叛,也要他等徹查這三地的造反原因。
至於為何不派嶽不群。
其中因由不便知曉。
但嶽不群卻很清楚,皇帝雖將他的舊邸賜予嶽不群,卻也將他監視於府中,因這皇帝舊邸中全是皇帝的太監侍衛……
嶽不群自然是明白皇帝為何要這般做,功高震主罷了。
尤其是皇帝如今多疑,嶽不群那日救皇帝太及時,那刺客也來得太及時,皇帝自然懷疑。
否則嶽不群的賞賜也不會來得那麼晚,全是皇帝派人查了他許多日,最後確認他與此事無關。
不過,嶽不群對於自己被冤枉這事,並無一點的傷感。
他明白自己表現得有些過了,自然遭到皇帝疑慮。
可是他更明白一點,出名還是得要趁早,在這寰宇界,若是不早些出名,不早些掙得大筆資本,定會被接下來的大浪卷死。
他已然預料到,在接下來的年份中,大寰怕是難以安定,一場場動亂,一次次天災,足以使大寰的千年基業損耗一空。
如今,他已有名頭,且在新東澳領了值守左將,他與新東澳的各位將軍關係可否好極了,尤其是他常以自身“假神”影響著他們。
若是他振臂一呼……
此事他做不得。
他乃大寰忠臣。
海圖歷二百一十六年,二月十八日。
歷經兩個月的鏖戰,北疆反叛平定,但慘勝,且未曾完全剿滅北疆全數叛賊。
北疆造反者誰?就是那刺殺皇帝時高呼蓮生白佛的蓮生教。
三月十九日。
江南造反為劉徴平定,大勝。
此地造反者皆被劉徴抓捕,斬首。
為首者乃魔教餘孽。
三月二十九。
西南叛亂被曾令志平定,慘勝。
西南造反者乃當地土司。
當地土司以西南一地的茂密叢林為屏障,將大寰大軍阻擋在外,而後,害得大寰大軍疲於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