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
“南海奇叟會英豪?寫這封信報的人可是話本小說家?”
嶽不群輕拍了幾下手中被記錄在紙上的傳訊。
甯中則白了他一眼:“師兄,這會可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嗯,被抓了一百三十一人,皆是江湖中小有名氣的人物。”嶽不群點點頭,快速地掃過手中的花名冊。
當然,不止是小有名氣,名氣大的也不少,但都落到這個南海奇叟的手中,所以也甭管你名氣大不大了。
“師妹你喚過師叔了?”嶽不群又問道。
“風師叔說他在金華有要事忙,暫脫不開身。”甯中則答道。
嶽不群點點頭,這事不簡單,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深深的陰謀。
從俠客道出現,再到俠客行的拓本傳遍整個江湖,整個事件明顯都有人在操控著。
而現在便是圖窮匕見之時。
可這南海奇叟抓這麼多人作甚?
當然,這事在嶽不群看來也不是什麼緊急的事。
真正緊急的另有他事。
何事?
此時值秋冬,黃河竟迎來凌汛。
這可是一件怪事。
凌汛為何?便是冬末開春時,結冰的河面解凍,但冬日的尾巴還存著點,冰塊沒法全面解凍,可河水已經急不可耐地要把這些破碎的冰塊推送離開,這般就形成了凌汛。
可是現在是十月十九,正值秋季,今年提早下了雪,黃河有些河段也因此提前結了冰塊。
但結冰沒多久,一場酷熱陡然序列在北方各地,提早將這場提早的冰雪冬季給結束了。
本來冬日乾旱也無事嗎,常有發生。
但坊間卻又流傳起這麼一句話:旱魃出世,赤地千里。
因這傳言,民間更是掀起了一場有違人倫的惡事。
那就是打旱骨樁!
何謂打旱骨樁?
就是掘開新下葬的墓冢,然後將棺材中的屍體拖出,殘其肢體,如此便叫打旱骨樁。
他們以為這些新下葬的屍體將要變成旱魃,因此早早將之“打死”,這樣就能避免乾旱,避免旱魃的降世。
但這有用嗎?
一點用處也無。
就說華山腳下的華陰縣,裡面愚昧無知的人們就掘出了十八座新墳,將裡面剛下葬沒多久的屍體拖出,然後打斷四肢。
甚至發展到現在,還出現了將屍體給焚燒的現象。
“怪事咄咄,百姓無知。”嶽不群不滿道。
嘭!
桌子都被他拍得一震一震的。
“師兄,真個有旱魃嗎?”甯中則有些擔憂地問道。
旱魃的傳說自古就有,從黃帝戰蚩尤的傳說,再到先秦的詩經,皆有記載這種怪物。
在最初,旱魃還是天上的神,後來漸漸成了“旱母”,此為《詩經》所載之名,然後在漢時的《說文》中變成旱鬼,而現在還是叫做旱魃,只不過因箇中關係,又添了一份屍體屍變成旱魃的說法。
嶽不群瞧了都覺得目不暇接。
怎麼古人的想象力就這麼豐富呢?
亦或者說旱魃真個存在?
嶽不群也評說不得。
不過之所以說這事,乃是因為英雄會有調查,這些流言都是有人可以傳散出去的。
所以這之中定有某個陰謀在醞釀著。
“造反?”嶽不群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
大明如今看著雖算不上日薄西山,但也江河日下,雖然當今皇帝因嶽不群之故開始了勵精圖治之路,但大明積重難返,兩百多年的時間裡積攢的諸多弊病足以讓大明這座“華麗”的宮殿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