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平年過四十,面貌端正,身形修長,擅使長劍,練了一門游龍劍法,一門金猿劍法,江湖人稱快風劍。
一手劍法迅捷如風,因此才有得名。
“屬下寧平見過盟主。”寧平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真想納頭就跪拜。
英雄會的規矩他讀了不下百遍,深覺嶽不群大才,心中更以嶽不群為榜樣。
嶽不群不是那種不知反饋的人,他自然是清楚寧平渴望著什麼。
所以他親切地報以微笑,並且抱拳過去。
“你我皆兄弟,何來屬下,說來寧兄還比我年長不少,喚我不群即可,無需這般生分。”嶽不群笑道。
“多謝盟主。”寧平感激不盡。
而後兩人做了一番寒暄,嶽不群讚揚他辦事得利,他則感激英雄會和嶽不群為風陵渡鎮帶來的種種變化。
待得一杯茶水飲過,嶽不群才問起風陵渡鎮發現的紅毛屍體一事。
寧平聽得這個問題,立即就答道:“最早發現這具長滿了紅毛的屍體的人是鎮外馬頭坡的王大,他去給自家的田地鋤草,然後就發現自家田地裡就躺了一具紅毛屍體,他深為驚恐,立馬就報官,但官府的人去了,卻沒看到那屍體,以為王大假報官,然後王大就被下牢關了三日。”
“但在那之後,又有人陸續看到了紅毛屍體,截止昨日,整個鎮子足足有三百六十九個人見過,我也有幸見過一次。”
“長什麼樣?”嶽不群問道。
“滿身三尺的紅毛,身高七尺有餘。”寧平回憶著。
這是每個人給的一份回覆。
嶽不群聽得這個答案,並不意外。
他也不是沒見過其他的殭屍,京城外的殭屍身上長了好多白毛,而青縣的殭屍則長了不少黑毛。
這次來了個紅毛的。
下回是不是還得來個黃毛,青毛,紫毛……
“那為何就與旱魃聯絡在一起了?”嶽不群問道。
寧平則答:“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紅毛屍體後,咱們這就起了旱災,所以大傢伙就以為是這具屍體帶來的,然後再結合一些古時候的傳說,就成了旱魃出世,赤地千里了。”
實際上,被幹旱這等災難籠罩的地方可不止風陵渡,也不知華陰,是整個北地。
根據英雄會匯總來的情報,從東到西,足足五千裡,從南到北,也有三千里。
這是出一頭旱魃能做到的,莫不是出了三四頭?
當然,乾旱年年都有,只不過籠罩的範圍不會有多廣,不像這回覆蓋了大半的北地。
嶽不群倒是可以聚來雲氣,引動元氣,改變數十里範圍的氣候,但更大範圍的就沒法了。
何況是五千多里地。
只是這等情況也不像是浮生界和寰宇界的元氣劇烈波動所致。
除了風陵渡鎮的元氣有些異常,其餘地方的元氣可都正常無比。
“或許影響天地氣象的不止有元氣,還有其餘事物。”
天地元氣並非一切根基,道才是。
但元氣是天地的一部分,與其他相連著,道有動,必然牽動元氣,進而影響其他。
如此便使氣候發生變化。
可現在元氣並無變化。
嶽不群不思其解。
“莫不是真個有旱魃。”
“方才那水陸法會可成了?”嶽不群問道。
寧平聽得這個問題,臉色燥紅起來:“這個……這個……”
他支支吾吾的,看來是沒成。
嶽不群便動起念頭,是五感放大。
聽得整個小鎮的風吹草動。
那個道士被人抓起來了。
原來道士坑蒙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