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還有呢。看這幅《祥龍石圖》,他把一塊花石畫得玲瓏剔透,匠心獨運;可就為了酷愛石頭這一偏好,他竟然發動了全國範圍搜尋奇花異石——也就是‘花石綱’——這一長達二十多年大耗人力物力財力的*!”

森:“藝術的人格往往兩極分化,因為審美的醉態往往消弭了道德的中庸界限。宋徽宗把道教的消極隱逸演變成積極主流的藝術行為,把道教的淡泊沖虛演變成濃烈奢華的聲色享樂。”

我:“在北宋的幾位帝王中,只有宋徽宗只通道而不信佛,可能因為佛教太恪守道德的準則。”

森:“宋徽宗長著一張*的臉,卻匪夷所思地創作出高尚雅逸的書畫作品。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他那獨一無二的瘦金書就是枯弱與銳利的二元悖論,是他把淡泊自在的道教演變成濃烈的逍遙和恣肆的奢華。”。 最好的txt下載網

歷史的終端必然拴在現實生活中(8)

森:“所以啊,夢醒之後的他不能像道家那樣靈魂提升,反而墜入更罪惡的淵潭。”

再翻開宋徽宗那幅著名的《聽琴圖》。畫中一位道士在撥弄琴絃,宋徽宗和他的心腹大臣蔡京正相對而坐,一個低頭領略,一個仰臉遐想。

森:“這可真是一幅好畫,我在好多地方見過這幅畫的複製品。每次看著看著,彷彿都聽見優雅的琴聲從畫中悠悠揚出。”

我:“但一段醜惡的歷史也正是從這幅畫卷中被慢慢呼喚出來……正是這聽琴的君臣兩人構成的奇異組合,在歷史上演繹了一幕荒唐無恥的喜劇、鬧劇和悲劇!”

森:“是的。撇開藝術的角度看,正是這位蔡京啟蒙剛當上皇帝不久的宋徽宗別太節儉,應放開手腳縱情享受帝王生活。”

我:“又是這位蔡京慫恿宋徽宗大興土木,修建仙境般的華麗宮殿。”

森:“這幅無上高雅的《聽琴圖》其實蘊含了一個宿命的謎語。”

我:“什麼宿命的謎語?”

森:“光‘聽琴’兩字,就已顛覆了君臣之間的等級關係。聽琴,高山流水遇知音啊,宋徽宗在這裡渴求的是藝術的理解,一種朋友關係。”

我:“那又怎麼樣?”

森:“政治講究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程度,藝術講究人與人之間的融合程度。政治使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看得過分嚴重,比如自己的上級,自己上級的上級,自己上級的上級的上級。更何況在三綱五常界限分明的封建時代,君臣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森嚴等級。但宋徽宗是……”

我:“宋徽宗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藝術人格,他像個孩子只要有人陪他舞文弄墨他就高興。”

森:“對了。他不是按是否有利於江山社稷,而是按個人的審美眼光選用大臣的。他重用的奸臣都是能來點文墨的才子:善於投機的蔡京、王黼,善於弄權的童貫,善於搜刮的李彥、梁師成,以及主持‘花石綱’的朱勔,時稱‘六賊’。這些人上下勾結,黨羽遍佈朝野,公開賣官索利,把大宋王朝搞得一塌糊塗。”

我:“臣對君表面上忠心耿耿,實則互為壁壘。歷代王朝中都有這麼一種奸臣,希望皇上有空子可鑽。一旦國君是位性情中人,奸臣可就樂了。從*皇上中竊喜,從阿諛奉承中獲利。”

森:“更何況,宋徽宗是這麼一個藝術的天才,政治的白痴!”

我:“蔡京不啻為一道屏風,更是一扇厚實的大門。他把朝野所有的意見和實情都擋在了門外,而讓皇上獨個兒在深邈的高處沉湎於書畫的虛夢。”

森:“政治的人格渴望全域性的廣度把持,藝術的人格渴望個別的深度理解。當同樣具有才藝的蔡京諂媚讚美宋徽宗時,宋徽宗就以為全世界都理解他了!於是從他的筆下就出現了這幅無限優雅的《聽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