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3部分

就怕實戰時候,不是技術說明書上那樣牛氣。”

說到這兒,唐仁輝又發現了好東西,橋式起重機吊裝著的一臺裝置,看上去就好像是一輛履帶式步戰車一般,但隱約可以透過偽裝網覆蓋下的結構稜形知道,機車上面安裝的不是炮塔和火炮,而是一個收縮著的液壓伸縮臂。該伸縮臂上本應該安裝有一臺小型監視雷達,在戰時就是利用液壓伸縮臂將該雷達高高舉起,讓雷達的高度更高、獲得更遠的探知範圍。

按照唐仁輝的估計,這東西上肯定是集監視雷達、紅外攝像機和鐳射測距儀等為一體,能夠在車輛行進中進行三百六十度得監視,對敵方人員探測範圍不會超過十千米,探知車輛估計更遠,三十公里左右還是有的。

還沒等唐仁輝看個爽,一輛已經裝載完畢,而且早已完成嚴格緊固工作的過載車,已經做好了出發準備,這輛過載平板拖車上此時運載的一輛車子,透過外形來看就更加像是一輛野戰履帶式裝甲救護車,寬大的車體和強大的防護是很明顯的特徵,但是唐仁輝一點兒都不覺得總後勤裝備部會給自己弄來一輛救護車,一定是以前他見過的電子收集車。

這種電子收集車另一個名字就叫資訊車,它並不是給指揮官用來指揮部隊的。戰場上無時無刻充斥著大量的電磁波,將這些電磁波蒐集並進行快速處理,對於探明地方的動向和武器效能非常重要,由於這種蒐集都採用被動式的收集以便不會被對方發覺,所以裝置必須非常先進,以便接收來自空中、海上、地面等的電磁波,完成位置的探測、識別和追蹤,具備地面引導和敵我識別、資料傳輸等功能,其用途就和空軍的預警機差不多,只不過它是在地面上的,而預警機是飛在天空中的。

接下來,唐仁輝等人還看到了給加裝兩個防空導彈彈艙而構成的簡易版的近距離防空導彈的悍馬車,將步兵們的肩扛行動式防空導彈,加裝在悍馬車上而成的它,不僅造價低廉而且近距離防空效能非常不錯。

採用了彈炮合一且以履帶式車輛構造的防空戰車,本身就是可防禦輕武器和破片襲擊的全焊接結構的車體,安裝有搜尋雷達和跟蹤與火控雷達系統,特意加裝了敵我識別器。最大的亮點就是該車炮塔前部的跟蹤雷達,能夠在十幾公里的距離上對目標開始跟蹤,火控系統隨之進行高速計算,當目標進入射程之後,殺傷距離在四公里的兩門25毫米高射炮將編織出精準的火力網將目標籠罩,而火炮下方還有四枚常備地空導彈,它們負責距離稍遠、高度更高的目標。;

這樣一種武器,是由於陸軍多次演習中直升機部隊都扮演著地面部隊殺手,長期都橫行無阻之下應運而生的。像第一集團軍這樣的重灌部隊,未來面對的最大威脅可能不是敵方的地面部隊而是來自空中的威脅,而單純為部隊裝備遠距離、中近距離、近距離的導彈防禦武器,倘若在複雜電磁條件和強烈干擾下又會失去應有效能,所以陸軍選擇了保留傳統的高射機關炮,軍工企業便將導彈和高射炮相互結合,締造出了彈炮合一的防空系統,讓部隊具備四公里至八公里的強大中近距防空能力。

這種武器,自然是深受唐仁輝喜歡,它們與悍馬防空導彈車、單兵防空導彈等組合一起,便可構成強大的中近距離防空作戰單元,加上部佇列裝一定數目的、射程在十二公里左右的遠距離防空導彈,地面作戰部隊的防空壓力將驟減,甚至是消失。

第一軍作為首支進行數字化建設的部隊,首先進入數字化的就是指揮和防空,然後才是部分武器數字化,比如以反坦克導彈為主要武器的新型反裝甲車輛。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