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公里左右的射程,從實戰角度來講並無太大的意義,而且當時德國也開始設想敵對目標是實力更強勁的中國,而並非是疲於為戰爭奔命的美國。
合併之後的兩個小組提出了射程八千至一萬公里的戰略導彈設計構想,這樣的一個射程,也足以確保從德國勢力範圍內打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但從射程設定上來講,就顯得比以往務實得多,如果連八千公里都能征服,還擔心三四千公里實現不了嗎?
而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由於缺乏研究大型火箭的經驗,德國人也是從型導彈身上尋找經驗,而從拆解共和國出口的大口徑300毫米火箭彈的結果中發現,固體燃料火箭似乎更有發展前途,可後來德國科研人員才發現,原來並非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鑄造技術簡直就是研製固體洲際導彈的瓶頸性難題,無法攻克這道難關,就意味著火箭根本上不了天,
德國陸軍迫不得已,將空軍和海軍也拉攏進來,畢竟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的鑄造技術一旦攻克,對這兩個軍種裝備導彈也有好處,所以四下湊集鉅額經費之下,德國科研人員拼死研究,終於攻克了這道難題,然而能夠安全飛行八千乃至一萬公里後還能較為準確命中目標的戰略導彈,可不是解決了發動機和燃料問題就行了,僅僅是導彈的制導系統,就把德國科研人員們難住了…
2導彈最大的詬病就在於其命中精度實在太差,五千米的命中精度對於軍隊而言,簡直就是難以想象的,比如說想打擊一個小鎮,估計小鎮的面積還不組幾平方公里,結果誤差達五千米的…2導彈估計就打到另一個鎮去了,而該型導彈採用的便是慣性制導系統,該系統難道還裝配在射程更遠的戰略導彈上?德國人怕了,他們真怕裝著核彈頭的戰略導彈飛了近一萬公里後,落在了距離目標七八千米乃至幾十公里之外,甚至發生原本射向美國,結果打到墨西哥的人間喜劇。…;
慣性制導系統能用,但必須要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否則德國人還真不清楚自己的導彈會打到哪兒去,因而參與導彈制導系統設計的科研人員,根據導彈制導系統飛行偏差形成引導指令的方法不同,先分出了自主制導、自導引制導、遙控制導等三種型別,並且還打算採用兩種以上方式的共同組合,形成複合制導的新制導方式,而在這三種型別中,德國人最不想用的當然是自主主導,…2導彈的命中精度已經讓他們惶恐不已,雖然在這一型別中,除了慣性制導之外,還有天文制導、地磁製導等,但德國人還是不想,只希望新的慣性制導系統能夠不太離譜即可。
因而,德國科研人員希望能夠在自導引制導方向上取得研究進展,而這種制導方式卻很是複雜,因為它需要利用目標輻射或者反射的能量,依靠導彈上的測量裝置進行測量並計算出相對運動引數,最終促使導彈準確飛向目標,而這種能量很多,電磁波、紅外線、鐳射、可見光等都有,但製造出能夠準確捕捉這些訊號且能快速解算相對位置資料的裝置,德國人還是感覺到相當的困難。
沒有辦法,德國人只能暫時停止在自導引制導方向上的努力,因為受制於新型材料、製造工藝以及電子科技等方面的實力缺乏,在實驗室裡都無法制造出高靈敏度的紅外引導頭和雷達引導頭,還談什麼大規模工業生產?更何況真有這種引導頭,德國人也發現其實併合適用作於戰略導彈,反倒挺適合於射程較短,且需要射了就不管的戰術導彈,比如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對空導彈等,因為戰車、飛機、艦船等都有較強烈的雷達反射訊號和紅外輻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