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目標,一個個亮點數量不少。
“準備好了嗎?”高佳偉閒來無事的問道杜平。
“馬上就好!”正聚精會神將解算出來的火控資料載入中距離空對空導彈的杜平毫無平仄口氣的回答道,對他而言,似乎慘烈的空戰早就已經如同電子遊戲一般簡單。
調頻來到隊內通話頻率。抗干擾能力很強的高頻和甚高頻通訊裝置可以保證在能夠有效避開本方電子戰機的干擾頻段,以高質量的訊號輸出完成通訊,而火控雷達都開啟了,也就沒有道理繼續無線電靜默了,所以剛一切換到位。高佳偉就問道僚機:“蒼鷲12,感覺怎麼樣?”
高佳偉扭過頭看著不遠處“並肩”飛行的編號2115戰機,雙機編隊是共和國空軍第三戰鬥機師中一種經典搭配,而作為高佳偉僚機的這架戰機上。飛行員李治也很清閒來著,等待他們的不過就是摁下導彈發射按鈕罷了。但在此之前他們並不需要忙活,一切都有武器系統官在工作。他們只需要飛行好就行了。
“蒼鷲11,暫無答案!”李治回答完,還特意向左側看來,極佳的天氣讓目視條件非常好,所以他直接用左手比出了一個大拇指的手勢,然後順時針轉動一百八十度,猛然向下,以這樣一個的特殊手勢來表達特殊的回答。…;
高佳偉無語了,也不回答,直接握拳伸出右手,然後作出了一個豎中指的鄙視動作,再也不管杜平如何回應,精力立馬集中在了綜合顯示屏上,隨著戰鬥機機群不斷靠近巴拉紹夫,德國空軍巡弋在空中的戰鬥機機群數量雖然不少,可他們就像是瞎了眼睛一樣愣是看不到危險已經靠近,而這樣的狀況也是早就預知到的。
終於,打擊命令帶來了,高佳偉想確認了武器狀態之後便很快開啟了保險摁下了發射按鈕,戰機稍稍一震動,機身兩側機翼下掛載的兩枚中距離空對空導彈就脫離了掛架自由下墜了,很快就完成了自主點火冒著尾焰,拉出兩條長長的白色煙柱倏然離去,連個招呼都不打便“不辭而別”。
大型空中預警機雖然探測能力強大,且指揮協調攻擊能力也不錯,但對於追求高精度的超視距打擊而言,預警機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介入導彈的中距離引導,而對於目標的火控雷達持續照射,以不斷獲取足夠精確的目標資料,進而源源不斷的傳送到導彈的導航系統中,讓導彈不斷修正自己的飛行姿態,以更加精確的軌跡向目標飈殺而去。
對於長度達到三米餘的、彈體直徑近兩百毫米,有著超過半米舵翼翼展的中距離空對空導彈而言,在中距離飛行上它們是可以依靠慣性自主導航飛向目標的,但對於發射母體,也就是發射它們的戰鬥機所傳送而來的指令,顯然更有使用價值。
導彈發射後,導彈在其慣性基準裝置和微型計算機制導下,微型計算機不斷將安裝在導彈尾部的資料連結收機所接收到的戰機火控雷達系探測到的目標座標資料進行快速解算,根據導彈的實時飛行姿態資料進行校正之後,嚮導彈發射制導修正訊號,導彈自然能夠像是長了眼睛一樣,隔著數十公里就始終朝著鎖定的目標飛去,要是有足夠先進的裝置,便能看得出這些導彈的飛行軌跡並非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有許多一定弧度的曲線,這便是因為導彈在不斷的根據最新的目標座標資料進行飛行姿態調整。
對於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4馬赫的中距離空對空導彈而言。幾十公里的距離並不算遠,而當導彈的微型計算機根據戰機所傳送而來的目標座標資料,同導彈位置資料進行比對之後,根據固有的攻擊設定。判讀除了自己已經到達了末端自主攻擊的位置,此刻微型計算機便自動切除了與導彈尾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