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火力支援艦隊負責炮擊的目標是相隔英吉利海峽,相對於法國迪耶普一百一十公里以西的英格蘭島伊斯特本至貝克斯希爾一線,距離英國首都倫敦只有86公里且寬達15公里的登陸場,從伊斯特本到貝克斯希爾都是典型的海灘,風景迤邐、地形平緩,德國B、C兩大集團軍群從這裡上岸,北上可直撲英國首都倫敦,西下也可以奪取英國重要海港城市樸次茅斯,這座以前曾是英國皇家海軍重要基地的港口修復之後,肯定能成為登陸部隊物資補給的重要中繼港口。
第二火力支援艦隊負責炮擊地處英國首都倫敦東北方向110公里的哈里奇,從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的19公里寬的登陸場。登陸場地形平緩,不利於修建龐大岸防工事,英國陸軍防守力量也相對薄弱,從法國敦刻爾克、比利時德帕內、尼烏波爾特和奧斯滕德出發的德國A集團軍群,從這裡登陸,可以快速奪取登陸場以西24公里外的科爾切斯特,廣袤的英格蘭平原將很利於德國陸軍機械化部隊作戰,也更加利於快速推進至英國首都倫敦。
德軍的兩個登陸場也完全符合了之前英國陸軍的設想,他們之前所猜想的德軍登陸場會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在距離法國最近的多佛爾附近,可德國人沒有選這個海峽過於狹窄,以至於無法讓他們發揮出海軍戰艦火力優勢的登陸場,德軍也並沒有選擇泰晤士河的入海口,也就是桑思安至紹斯敏特斯一線,雖然從這裡登陸之後,距離英國首都倫敦不到70公里,但該登陸場卻是河流密集、水網密佈,德國陸軍是機械化部隊,很自然就捨棄了這麼一個登陸場。
也就是說,英國人所猜想的四個德軍登陸場,包羅了德軍真實的選擇,可猜想歸猜想,英國陸軍要想將優先的兵力平均分攤在四個登陸場的防禦上,爭取任何一個登陸場都不讓德軍成功搶灘登陸,那就必須要修建完備的岸防工事,而且還要全部是鋼筋混泥土結構的永久性工事群,畢竟這四個登陸場都在英格蘭島東南平原上,地形上的短板讓英軍只能修建更多的工事以增強防禦,可事實上呢?
從伊斯特本到貝克斯希爾的15公里寬的登陸場;英國陸軍的岸防工事群只完成了原計劃的六成,也就是說在這片寬達15公里的平原海灘上,英國陸軍連起碼用於火力封鎖海灘的機槍碉堡都沒有完成原定數目,原計劃還要修建一條完善的地道用以連線所有固定工事,以便在地表遭受敵人強烈炮擊之時,用於快速抽調兵力增援防線缺口,可這條地道至今還沒完工,完工的部分也因為地處沙灘,滲水和塌方問題嚴重,至於從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的19公里寬的登陸場情況也差不多,在平原上而且是靠近海邊的地區修建防備工事非常困難。
也正是因為心裡明白,英格蘭島東南平原的特殊地形造就了英國陸軍無險可守,失去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這些自然天塹之下,英國陸軍反登陸作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至於同樣地處在平原地區的首都倫敦,自然也是無法保全的,所以這才有了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戰爭即將爆發前,就趕緊讓王室轉移至加拿大。
撤退的代價是高昂的,為了國王一家子的安全,丘吉爾不惜以一百五十萬英鎊的租金,讓共和國國家航空公司的一架寬體噴氣式大型客機,從美國紐約秘密出發前往愛爾蘭都柏林接走王室,趁夜間接走國王一家,大型噴氣式寬體客機容量很大,足夠讓國王帶走很多的私人物品和隨從,當然飛行時速和飛行高度都讓所有螺旋槳戰鬥機望塵莫及的大型客機,很安全的就把國王一家轉移到了加拿大渥太華。
此次飛行最大困難就在於飛行機組從未執飛過大西洋航線,共和國沒有一家保險公司願意為國航的此次極富商業冒險精神的飛行提供保單,因為在此之前也只有冒險家們斗膽飛越過大西洋,但共和國飛行機組還是憑藉過硬的飛行本領和客機先進的導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