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哭婚風俗
姑娘出閣的哭婚風俗,並非我國西南少數民族或臺灣高山族才有,古代漢族都是如此,文獻中多有記載,潮州地區也不例外。
婚嫁日,新娘上轎前,將邁出門坎,需進行一個小儀式,就是手抓住一扇大門,掩於門後嚶聲哭泣。
姑娘出閣,因何如此呢?舊中國女子婚事,都由父母主宰包辦。特別在那父綱夫權、宗法森嚴的封建家庭中,作媳婦應小心奉侍長輩,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才符合“婦道”。所以,姑娘嫁前,翁姑是否刁鑽,夫婿性情、容貌、身體如何,都是一個謎。再則,長期生活在父母身邊倍受呵護,今將離去,又生眷戀。千愁萬緒,一時湧上心頭,抑制不住,故現哭泣情景。
女兒大喜之日,突發親人所意想未到行為,教送嫁迎親者愕然。機敏善解的親孃母,即調侃地唱出四句歌來:“姑娘出閣哭啼啼,三把淚水二鼻涕,非是今日不歡喜,特留爹孃買田地”。這四句歌,立即扭轉了尷尬場面,讓大家高興萬分。
傳說某鄉後生兄與一姑娘相好,在向姑娘提親時,無奈女方嫌其家貧不允。後生兄一氣之下,決心外出賺錢,定娶姑娘為妻。姑娘也誓非後生兄不嫁,多年後,後生兄在外終於賺了一筆銀子,回鄉重禮再度提親,姑娘家無話可說,只得許諾。
出嫁之日,姑娘幾經周折,苦盡甘來,正高興萬分,上轎前總是流不出淚水。迷信謂出閣不哭是不能上轎的,不然孃家財氣盡被帶去。姑娘的父親在束手無策之下,突*竹槓,不分皂白地將她當頭一棒。女兒捱打,疼痛難忍,就大哭大喊:“我父啊!我父啊!”這一哭,姑娘家人驚恐地大嚷:“衰死!”原因是新娘出門哭婚,只能哭,不許喊什麼。只有家中父親去世,才能哭父。
這則笑話,只是對哭婚的揶揄。而今文明婚禮興行之後,姑娘嫁前能知夫家概況,婚後也能隨意省親。這哭婚環節,自然慢慢消失。
七仙湖“五道茶”
“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七仙湖區人民的口頭禪。茶雖然排在最後,但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要素。七仙湖區的人民文明待人,講究禮節。特別是家裡來了客人,他們待人很殷勤。
茶,便是他們常常招待來客的第一道禮節。廣義的茶有多種。一般來說,益陽七仙湖區有如下五類茶:茶葉(薑絲)泡茶、芝麻豆子茶或擂茶、紅棗荔枝桂圓煮蛋茶、甜酒茶、麵茶等款式。主人會根據與客人的親疏關係、往來頻度、距離遠近、社交場合以及時令季節的不同情況,常把來客分為常客、稀客和貴客三檔,不同種類的客人用不同的茶款招待。但是不管是何種客人來了,即使鄰居來串門,主人首先得讓座,這是最基本的常禮。常來常往的朋友、鄰居或同事稱為常客;常來往的朋友、鄰居多時不見,或出遠門較長時間才返家登門拜訪,稱作稀客;至親好友、兒女親家、親長輩、上司、遠道親戚來訪,稱作貴客。
常客來了,比較隨便,先讓座,再敬上一杯茶葉清泡茶或涼茶。涼茶一般用開水沖泡茶葉,待涼後濾去茶葉倒入茶壺裡,隨倒隨飲。季節不同飲茶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熱天常飲涼茶,冷天飲用開水泡茶較多。
稀客來了,用茶的檔次就高一些了。不用簡便的清茶,而要用芝麻豆子泡茶葉或擂茶。用炒熟了的芝麻、黃豆、茶葉、鹽姜加開水沖泡而成的茶稱芝麻豆子茶。其做法是:先用剪刀剪去姜苗、鬚根,洗盡泥沙,分掰姜趾,刮盡表皮。按每斤清涼水加明礬一份的比例兌水調勻,再將生薑泡入水中。半天時間後撈姜出水濾幹,之後加適量的食鹽醃漬,每天翻拌一次,三五天後把姜揀出,切片拉絲,曬乾備用。也可以將姜鹽撈出後,煮沸醃姜的鹽水。待涼後,再把姜泡入,隨用隨取。它與炒熟了的黃豆、芝麻放進茶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