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劉備入川以後,荊州是由潘掌政,關羽掌兵。
後來呂蒙突襲荊州,關羽被殺,而潘自然落入江東手中,一開始潘不遠投降東吳,後來是孫權親自出馬,才折服了潘。
而潘事東吳以後,才能也慢慢的顯露出來,剛開始還是負責鎮守荊州,管理荊州事務,期間還重創了荊州境內的五溪蠻,後來入京為官,擔任太常九卿之職。
而潘為人剛正不阿,一心為國,屢次勸諫孫權,朝中的權臣都畏懼潘,當時在東吳,他與陸遜,顧雍等人齊名,孫權一度還想讓他擔任丞相,可以說才能不下於陸遜,顧雍等人。
如果這個時代,沒有匯聚了各大時空的頂尖人才,在劉辯看來,潘擔任個一州的刺史,是沒有絲毫問題的。其實三國後期的人才,其實也非常厲害,並不遜色於前期。
只是三國前期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人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顯露其才能,所以留下的事蹟更多罷了。到了三國建立,天下安定,那些後期人才都在治理地方,若是像前期一樣天下大亂,他們也能像荀,荀攸這些王佐,謀主一樣功成名就。
收穫了潘這個大才,可謂是個開門紅,劉辯心情不錯,放下潘的考卷,又拿起一卷看了起來。
這一次,劉辯直接看向最後的考生名字,這一看,劉辯不由得笑了:“朕的大舅哥也來了!”
第1148章諸葛狗
卻道劉辯為何發笑,卻是因為考卷最後落款人的名字乃是陳郡人謝攸。
謝攸劉辯沒有見過,但是卻聽過,因為他是謝道韞的兄長。
由於當年劉辯隱瞞身份與謝道韞私定終身,讓謝道韞的父親謝奕不喜,因此當趙匡胤和劉辯同時上門,請謝安出山時,謝奕便賭氣投靠了趙匡胤。
不過謝家家大業大,單單謝奕便有十幾個子女,謝奕的這些子女大多連同謝安,都舉族遷到了南陽武當縣落戶,比如謝玄,謝淵等人,算是投靠了劉辯。
但謝奕也有幾個兒子孝順,留了下來,在趙匡胤身邊效力。
可是當初趙匡胤想要的只是謝安,謝安走了,趙匡胤對謝家剩下的人便不怎麼上心。謝奕乃是火爆脾氣,感受到趙匡胤的輕慢,謝奕一怒之下,又帶著幾個兒子回了老家,不仕趙匡胤。可劉辯那邊已經得罪了,謝奕是個愛面子的,卻不肯在拉下面子去投靠劉辯了。
想不到此次科舉,謝奕居然讓自己的兒子,也來參加了。
劉辯又看了看謝攸考卷中的內容,寫的也還算全面,條理分明,也為治理三州提了不少良策,如果滿分是一百的話,潘的答卷可以給九十五分,那謝攸的答卷差不多可以可給九十二分上下。
謝家的人才著實不少,哪怕留在謝奕身邊的那些謝家後輩沒有謝安的教導,也能夠如此出類拔萃。劉辯不由得有些期盼,希望他的子孫們,也能像謝家一樣,人才猶如芝蘭玉樹一般,如此漢祚也能延續的更長一些。
劉辯放下了手中的考卷,又對著杜如晦問道:“陳郡謝家,有多少人前來參加科舉?”
杜如晦拱手說道:“陛下,除了謝國舅的親子三人之外,還有十數名謝家旁支,共計不下二十人,這些人的才能都算不錯。由於他們是一起報名參加科舉的,正好一個謝家子弟的考卷被我看中,所以這些考卷之中,多數是謝家考生的答卷。”
“哦?”劉辯聞言緩緩開啟剩下的考卷,翻來一看,果然大多是謝家學習的答卷。如此一來,只剩下幾卷,是旁人所答,劉辯一一翻來,見不是什麼名氣出眾的大才,考卷也毫無新穎之處,不由得有些失望。
豫州向來是世家林立,文風鼎盛,潁川郡更是天下文學的中心,可惜此次卻沒有出現多少大才。
不過劉辯也不氣餒,因為這些人才其實早就投靠他了,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