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蹬黃緞鞋,而他也僅存骨骼。
最後清理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棺槨,朱允炆的棺槨最大,長3。3米,高1。8米,棺內除他的屍體外,塞滿了各種陪葬品。
他最上層蓋的是織錦被,被下放著袍服和織飾匹料,屍體下墊著一條錦被,被下還墊著9層被褥,其中一件褥上縫綴“吉祥如意”金錢17枚。
他身著刺繡袞服,腰繫玉帶,頭戴烏紗翼善冠,下身穿黃素綾褲,足蹬紅素緞高繡靴,他的屍體亦已腐爛,僅存骨骼。
除棺槨內的隨葬品外,棺槨外的隨葬品也十分豐富,帝后的棺槨附近有29個朱漆木箱,箱內裝滿了金銀器、冠、帶、佩、飾、銅錫明器、武器、諡冊、諡寶和木俑等物,共計2648件,其中不少珍品均屬首見。
金器有數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金酒注、金爵杯尤為精美。
朱允炆的金絲翼善冠,全用極細的金絲,採用多種工藝編織而成,且堆壘出二龍戲珠圖案,孔眼勻稱,外表不露任何接頭痕跡。尤其是龍的造型生動有力,氣勢雄渾。
出土的皇后鳳冠有四頂,馬皇后的一頂上有三龍兩鳳,龍是金制,龍口銜珠寶,左右兩龍各銜長串珠結。鳳口銜珠滴,鳳上滿飾翠雲,這翠雲是將翠鳥的緣羽攢點在硬紙上,此點翠的方法沒有流傳下來。
冠的裡面是用漆竹絲做的圓錐,邊緣上鑲著金制口圈。
另三頂是十二龍九鳳冠、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這六龍三鳳冠最為精美,六條用金絲編織的龍雄踞居於鳳冠上,昂首欲騰,三隻用翠鳥羽毛貼上的鳳屈居於下。展翅若飛。
龍、鳳均口銜珠寶串飾,在滿飾大小不同的用珍珠寶石綴編的牡丹花,及點翠的如意雲及花樹之間穿行嬉戲。
冠後的六扇博鬢,左右分開,如五彩繽紛展開的鳳尾。
此鳳冠珠光寶氣,富麗堂皇,共有紅、藍寶石128塊,珍珠5400多顆。重2905克。
據《明史輿服志》記載,明永樂三年定製。皇后禮服,其冠九龍四鳳,而這裡出土的鳳冠龍鳳數量與史料記載不同,這對研究明代典章制度很有價值。
金器中還有金酒注、金爵杯十分引人注目。
金酒注的注體上遍刻雲龍花卉紋,注腹兩側各鑲以白玉雕成的盤龍,龍的眼睛嵌以鮮豔的紅寶石。具有“畫龍點睛”之意。
金爵杯的爵腹外壁壓刻半浮雕式的二龍戲珠及海水江芽流水紋飾,三足及二柱各刻龍首紋。
金托盤口沿及腹內壁刻勾連雲紋,底內壁壓刻龍趕珠圖案及雲紋。
爵底外壁還刻有銘文“永樂年造足色金重五兩一錢七分”,從這裡也能夠證明,這座陵墓的建造。永樂帝是知道的,一個方面是因為道衍這個名字,再個就是馬皇后和朱文圭的棺槨。
如果沒有永樂大帝的幫忙,他們一家三口是絕對湊不到一塊的,更不要說出土了永樂年製作的爵。
而且韓孔雀甚至懷疑,這裡很多東西,都是永樂大帝后來送進來的,要不然,以一個亡國之君怎麼可能湊夠這麼多陪葬?
特別是那花樣繁多的絲織品,要知道在古代,這裡的這些絲織品,可不是誰都敢做的。
而絲織品在這座古墓出土的文物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各種袍料、匹料和服飾用品達600多件,其中多為各種質地的提花織物。
匹料多數貼有腰封,腰封上記載匹料的顏色、紋飾、質料、用途以及長度,有的還記下了織品的名稱、產地、織造年月等。
匹料中最有特色的是五彩繽紛的花,有花緞、花紗、花羅、花綢等,這是在傳統織錦的基礎上,吸收了緙絲的通經斷緯技術,採用區域性控花盤織的方法而形成的新絲織品種。
這種技術在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