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澤轉著看了一圈,然後正面蹲在肉糰子的面前,神情嚴肅的盯著她,然後問道,“肉糰子你快告訴奶爸,你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
“奶爸你才是男孩子呢。”肉糰子頭一扭,不高興的噘嘴,“雖然我胖了點,但我還是女孩子啊。”
“大雕萌妹?”方澤還是有點不相信,但是話還沒說完,肉糰子就直接撲了過來,咬住了方澤的胳膊。“奶爸我咬死你呢。”
“別動別動,癢。”方澤趕緊把肉糰子抱了起來。
“打屎你打屎你,把你打成屎糊糊。”肉糰子不住的揮動著小短胳膊,想要撓到方澤。
這個時候,方澤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關於熊貓的性別的鑑別。
大熊貓是一種很難分辨出性別的動物,當然這是對於外人來說,他們自己還是很容易分辨的。
其他的動物公母只要看小弟弟小妹妹就知道了,但是熊貓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完全成年之前會被外緣的伸縮性外皮緊緊包藏起來,所以一般是無法透過這種方法來分清性別了。
而還有一種普遍分辨性別的方法就是上廁所的姿勢也對大熊貓沒用,因為大熊貓兩性大小便的姿式安全相同,均為伏臥地面排便。
而且別說方澤了,國家大熊貓飼養員也根本很難分清大熊貓的性別了,圈養的分不清,野外的更是分不清。
我國在1970年以前送到西方的大熊貓共15只,其中性別鑑定錯了的就有5只,其中3只還是死後經過解剖才最終“蓋棺定論”的。後來在國際交往中也鬧出過這樣的“國際笑話”,1973年我國送給法國一對熊貓,原本以為是一對“鴛鴦夫婦”,結果都是一對“鬚眉漢子”。
也就是說,華夏其實是送給了法蘭西一堆基佬,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國家把原本送給英國的基佬錯送給了法國。
一般來說,如果不上高科技的手段,大熊貓研究的工作者一般是透過大熊貓的糞便分別的,那雄性熊貓的糞便酷似那種粗短形的紅薯,雌性熊貓糞便則形似那長長的紅薯。這種外形上的差別在其取食竹葉時表現明顯,但是對取食竹莖和竹筍的熊貓所排出的糞便則較難區別,所以這種方法也不是萬能的。
直到現在,對於分辨大熊貓的性別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經常是一個大熊貓在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對外宣佈其實之前我們把性別搞錯啦,現在更正一下,然後就是男變女,女變男。
功夫熊貓的原型,在美出生的大熊貓倫倫就是這樣的,在剛出生的時候被判斷為雄性,而等到功夫熊貓第一部都上映三年以後了,透過dna 檢查,這才發現,原來這貨是個母熊貓,是個妹子。
而大熊貓倫倫的第四個第五個孩子,名字叫美輪美奐,一出生就被認定為是小哥兩,在返回成都前做dna 檢測的時候發現,原來這是一對小姐妹。
這就尷尬了,所以美方不得不重新提交申請資訊,導致回國的時間延遲。而且倫倫生的五個孩子中,有四個後來證明其實是搞錯了性別。
其實說了這麼一大堆,方澤就是想甩個鍋,這性別搞錯,真的不是自己眼瞎啊,你說他總不可在帶著肉糰子回到地球之後還專門給肉糰子做一個dna 檢測,查查這個妹子還是漢子吧。
“乖,奶爸錯了。”方澤趕緊安慰快要暴走的肉糰子,然後從隨身倉庫裡拿出各種好吃的,用來堵住肉糰子的嘴。
“哼!”肉糰子還是不開心,倫家小公舉,居然被當成了糙漢子,所以即便是懷裡抱了一堆方澤給的好吃的,還是沒有搭理方澤,屁。股一扭一扭的回去了。
方澤重新回到了鵝老爹那裡,作為一顆大白菜的家長,瞬間感覺佔據了主動權。
雖然阿寶是這個位面的主角沒錯,後來也成為了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