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不宜相助,無道之師,失道寡助。
陳端現在只能靠自己了。
周王也向他的三個相好大王發信求助,這幾人都恨不得想吞掉陳端的城池,洛陽王府一行均吃了癟,現在也有理由出兵,自然是很樂意幫忙。
終於,四王興“仁義之師”,大軍壓境,兵臨陳端領地,其他反王也是坐山觀虎鬥,不去關心在意陳端的死活,只看這事態該如何演變!
最開心的還是大宋朝廷,現在反王之間開始狗咬狗,自己靜觀其變,到時候只需收取漁翁之利即可。
每一方的勢力算盤都打得叮噹響,宋梁耳朵都聽的振聾發聵!
四王軍隊集兵二十五萬想要將陳端四萬人馬全部吃掉,兵力懸殊之大,陳端更是危在旦夕。
在交戰前線,陳端麾下的金強等將也是強悍,硬生生的頂住了四王大軍的多次進攻,不過也是傷亡慘重,軍隊減員嚴重,十去八九。
他們憑藉人數優勢,兵力橫亙在虔州南城門之前,堵住不讓一隻蚊子飛出來。
四王並不敢四面圍城,因為西面是與洛陽王的交界處,東面與淮國的交界處,北面是陳端其他領地,他們來不了,再之後就是大梁,這些國家都不是他們能夠惹得起的。
所以只能正面硬剛,好在人數佔優,可從容應對。
陳端身為大王,前方戰事吃緊,他自然是不能龜縮在後方,讓將士拼命在前,也披甲上陣,親自為大軍壓陣。
只有讓將士們看見主心骨,才不會亂了陣腳。
金強不愧是陳端麾下頭員猛將,城牆之下,一人面對四王手下的四名戰將,打得有來有回,招式舞得有理有據,絲毫不亂,還有壓過四人的苗頭。
風雷掣鼓唯一將,大刀身前誰來開。
披甲戴鎧露玉破,血染三江沙場橫。
陳端見金強神勇,不由感贊:“勇哉金強,壯哉金強,來人,擂鼓助威!”
雙方戰鬥廝殺更加猛烈,沒有一方想露出不足。
四位大王見金強作戰如此勇猛,每次交戰首先要用幾名戰將牽制住他,然後才攻城,哪知陳端的軍隊反抗之激烈,就像虎口奪食一樣,交戰之下均是無功而返。
四人中就有人提出,要先亂掉陳端軍心,只要軍心不穩,其陣型必亂,就可大敗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