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代宣德皇帝下令,並且親自監造的特技香爐。在中國歷史上皇帝下令鑄造器皿自然不是稀罕事,可親自監造的絕對不多
宣德皇帝極度痴迷的香爐,在位的時候就幾乎把天下最好的香爐都收到了宮中,可惜他的眼界太高,根本看不上已經存世的香爐,因此才監造了宣德爐,作為宣德皇帝親自監造的宣德爐,其工藝幾乎沒是集中了當時中國最頂級的工藝,不論是從材料還是造型上,都是當時世界的最頂端。
而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在於宣德爐已經不可複製了,據說當年製造宣德爐的匠師很多,可每每做出的香爐都不能讓宣德皇帝滿意,皇帝不滿意那可就是大事了,一次還好,你一次又一次讓我不滿意,做皇帝的還留你幹什麼?當時就有幾個匠師被皇帝賜死,而且下了按期完工的命令。
按期完工的命令一下達,所有剩下的匠師也都是嚇壞了,一看皇帝都殺了人,為了保住命哪裡還敢有一絲懈怠?當晚便開始日夜研究起來,但進展卻非常不如人意,不過一次偶然間,其中一個匠師把白銀、黃金等等稀有金屬混入黃銅之內,終於使築料產生了極為驚人的效果。
這匠師連夜取材鑄造了一個小香爐進獻給宣德皇帝,皇帝一看之下頓時驚為天人,只見這香爐雖然呈現出黃銅之色,表面卻光滑如玉,色澤更是上乘內斂,大喜之下便升這一個工匠為這一次鑄造香爐的總負責人,負責之後的香爐鑄造。
而這工匠卻也的確有本事,召集收下所有匠師很快就把所需的大量材料煉製出來並且鑄造成毛胚,不過很快那工匠就發生了一個意外不幸身亡,而至於宣德爐材料的合成種類,那工匠竟然也沒有留下,就連宣德皇帝都痛心不已。
也是因為這樣,宣德爐從明代宣德年間就開始有仿品出現,不過因為材質上的差別,工藝再精湛卻也依舊有著巨大的不同,因此也是從選得年間之後,真正的宣德爐少之又少,而民間為了更好的仿製宣德爐,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歷朝歷代都有極為做工逼真的仿品,這些仿品才是如今文物界最頭疼的,因為很多仿品的工藝甚至要比真品的工藝還要精湛,而且所有風格技藝也都是一模一樣,因此就算是你拿著一個真的宣德爐,也沒有誰會給出一個百分百的答覆。
“那您這五十萬的價格也太少了吧?您也是這一行的行家了,相信從這爐子的包漿和品相也是看得出來,就算這爐子是後世仿的,那也是頂級貨。陳哥您要壓價也不帶這樣狠的吧?”深吸一口氣,楊明臉上露出一抹不悅之色。
聽到這話,陳不憂再次盯著手邊的宣德爐看了看,最後才是伸出三隻手指道:“好,你也別說我陳不憂不仗義,我再加十萬,六十萬這個爐子我要了,如果你嫌少也可以不賣,自己找下家我也不管,這東西就是一個坑,找對了人,他就能跳下去,找錯了,自個填都沒得填。”
“六十萬……”
聽到陳不憂的報價,楊明臉上露出一抹沉吟之色,臉色雖凝重,心中卻是非常之高興。一開始他也是以為手裡的香爐是宣德爐,可誰想回去之後才發現,連同香爐一起出土的東西都是宋代的。
好傢伙,宋墓裡挖出一個明代的宣德爐,這不是扯著玩嗎?而且仔細觀察之下他也終於分辨了出來,他手中這爐子雖然造型上還是細節都很像宣德爐,不過他的內部竟然還刻了一圈很古怪的圖案和文字,而且底座也沒有落款。
眾所周知,宣德爐從明代一出現那就是最上品的皇家寶貝,就算是賜給了那個大臣那也是要當成聖物來用的,那個有膽子在上面做手腳?
雖然很多古代的珍貴瓷器有時候也會存在沒有落款的情況,可作為宣德皇帝的心頭肉,到今天為之,存世被公認做工最好的宣德爐裡,也才只有一個是沒有落款的,無疑讓面前這件東西更加掉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