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去看,從太祖遇刺到最後的太后與皇帝不和,將這些事情前後串起來,硬生生的被演繹成一出離間計。
不管是不是這樣,文人不痛快,他是可以罵孃的,罵你的先人們都不得好死。再看這些流言,難道不是在罵娘,罵你祖宗八代都不得好死?一樣的!性質都是一樣的。
四爺嘆氣,「所以,康熙朝,你皇祖父才屢次南下,那時候,只能用撫。便是朝廷舉步維艱,此事也不能有絲毫馬虎。」
乾隆點頭,是啊!朕也想如此啊!錯了嗎?
四爺就道:「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天下初定,人心思安。安撫便是最好的策略。等到你皇祖父晚年,他不是不想動,而是動不了了。若一味求寬,你八叔比你阿瑪寬鬆的多,為何繼位之君是你阿瑪?」
乾隆臉紅,久久不語。他的說法是因為他皇祖父看重他這個孫子。可反過來想,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皇祖父接了自己進宮其實是想暗示朝臣繼位之君是誰呢?
四爺卻不在這事上糾纏,繼續往下道:「可朕繼位以來,緣何流言四起,言朕得位不正?此事固有你八叔等人暗中操縱,但流傳之廣,誰人推動?為何要摻和這樣的事?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利字!觸動了別人的利益,尤其是動了『士』的利益,加上嚴苛的手段,如此的皇帝,還想從這些人嘴裡得了好話?可殺了人流言就制止了嗎?還有流言說朕是死於一個叫呂四孃的女人手裡,可這是事實嗎?不都是怎麼編排的能解氣怎麼來?」
乾隆沉默,慢慢品出味兒來了。所有的流言不過是那些腦後生反骨的人故意製造出來的,製造出來為什麼的?為的也是凝聚他們那個小團體的人心的。證明我們反清復明不是什麼都沒幹。看!我們刺殺清帝成功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