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上已形成了一種新的可謂是〃現代科學與類科學迷信〃。這種〃現代科學與類科學迷信〃,是指對一些科學知識和對一些由科學知識偏面引伸而致曲理論的絕對信仰。例如,十七世紀,歐洲人認為牛頓已經完全總結了自然界的規律,這個錯誤的判斷害得大哲學家康德竟然也把牛頓的絕對時空概念當作先天知識論的前提之一!幸虧實驗科學的發展迅速,實驗物理的現象很快就顯露出牛頓古典力學理論的侷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現,立刻明顯地證明牛頓的理論只是相對論的特殊情況而已。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只能是逐漸的。可以認識、可以表達的理論都不可能是絕對真理,它都只能是近似的解釋而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不例外,擴充套件相對論的統一磁場正是物理研究的主流之一。智是顯意識,形成於後天,來源於外部世界,是對錶面現象的理解和認識,所以具有先天的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而且還有如同畸形現象所證實的那樣,自然中的物質還在不斷地嘗試著新的形態。所以,人們不能認為一種理論在任何情況中都是正確的,因為事物的複雜性和多變性使得人們無法作出完整的最終的推論。

用〃常道〃排斥〃道之可道〃,認為真理是不可知的,不承認、不重視〃所道之道〃對現時實踐的參考價值,是第一種傾向的錯誤所在。對這種傾向,借用黑格爾的話就是:〃如果我們承認真理是不可知的,那我們也就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還要浪費精神而來研究哲學?〃不能充分地認識到事物的複雜性和多變性,不能充分地認識〃所道之道〃存有人為先天的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故而有意無意的將〃所道之道〃等同於〃常道〃,等同於絕對真理,則是第二種傾向的錯誤之所在。這第二種傾向的錯誤,也將會成為我們對“常道”繼續加深認識的障礙。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註釋】〃名〃乃是〃實〃的從屬,是由〃實〃派生的東西。天地之初,渾沌未判,故無物可名。待萬物化生後,方各以名分。〃道〃是無形的,抽象的。〃名〃是一切具有形質的,是有形的,具體的。這句話是說:在天地萬物生成之前,就有生成演化為天地萬物的原物質和演化所依據的法則………〃道〃存在著,它的結構方式、時空關係和運動規律老子用〃無〃來表示,等它們化生為天地萬物時,老子又用〃有〃來表示它們。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註釋】徼:邊緣、端倪。 妙:奧妙,微妙。

常有常無,是說有無相生的宇宙變化。萬物始於無而後生。宇宙的進化表現為一事物不斷地走向自己的否定,不斷地轉化為他事物。否定的否定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性,但這不是簡單的迴圈,而是在否定的否定中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恩克思說:〃自然界中一切運動,都可以歸結為是從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不斷轉化的過程。轉化過程是一個偉大的基本過程,對自然的全部認識都綜合於對這個過程的認識之中。〃 事物的這種〃常有〃〃常無〃的變化,就是事物發展演化的過程。在事物不斷變化而造成的〃常無〃中,可以讓你觀察覺悟到客觀規律的奧妙;在事物不斷變化而形成的〃常有〃中,可以讓你觀察覺悟到客觀自然的端倪。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註釋】玄:幽昧深遠,變化難以測知的意思。

《仲夏紀,太樂》說:〃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而複合,合而復離,是謂天常〃。《易。乾》說:〃一有一無,忽然而改,謂之化〃。由於事物這種〃常無〃〃常有〃的不斷地變化,不斷地走向自己的否定,形式邏輯的矛盾律〃A是A不能同時是非A〃,就和辯證法〃A即是A,又是非A〃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