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盛葉成道同導)

此論六髒六腑陰陽相合。藏貨物曰腑。六腑受盛水谷。傳化糟粕。受藏精汁。故名曰腑。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故為傳道之府。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故為受盛之府。膽主藏精汁。故為中精之府。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水谷。故為五穀之府。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故為津液之府。少陽。三焦也。水熱穴論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脈在肺。皆積水也。是一腎配少陽而主火。一腎上連肺而主水。故腎將兩髒也。三焦之脈。出於中胃。入絡膀胱。約下焦而主決瀆。故為中瀆之府。

水道出焉。而下屬膀胱。夫三焦者。少陽之氣。水中之生陽也。手厥陰包絡之相火。出於右腎。

歸於心下之包絡而為一髒。三焦為之腑。是兩腎以膀胱為腑。三焦歸於中胃。為包絡之腑。故為孤之腑也。夫兩腎者。主天一之水。地二之火。分而論之。猶兩儀也。故少陽屬腎。腎上連肺而為兩髒。合而論之。陰陽相貫。水火互交。並主藏精而為生氣之原。故皆以膀胱為腑。三焦上合包絡。而為孤之腑也。再按三焦乃少陽之氣。發於腎臟。遊行於上下。通會於腠理。乃無形之氣也。上焦出胃上口。中焦亦並胃中。下焦者。別迴腸。此三焦所歸之部署也。故平脈篇曰。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是三焦之氣。生於腎臟。而歸於中胃之間。本經論三焦所出之處。即平脈篇所歸之部署也。本無形之氣。故能遊行出入。歸於有形之部。故為一腑而有經穴也。手厥陰包絡之氣。地二之陰火也。發原於腎臟。而歸於包絡。包絡正在心下。包裹心主所生之血。為君主之相。

代君行血於脈中。其氣本於腎。心下有形之包絡。亦所歸之部署也。故以先天之氣論之。則少陽屬腎。腎將兩髒。以後天有形之臟腑論之。包絡正在心下。三焦居中胃之間。而為一髒一腑也。

春取絡脈諸滎。大筋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輸。孫絡肌肉面板之上。秋取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故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髒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此論陰陽氣血。又隨四時之生長收藏。而淺深出入者也。春時天氣始開。人氣在脈。故宜取絡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故宜取孫絡肌肉面板之上。此春夏之氣。從內而外也。秋氣降收。故如春法。蓋復從孫絡而入於絡脈也。冬氣收藏。故欲深而留之。此四時出入之序。人氣之所處。病之所舍。五臟應五時之所宜也。春取滎。夏取輸。秋取合。冬取井。皆從子以行母氣也。

轉筋者。病在筋。痿者。兩臂不舉。厥者。兩足厥逆也。張者。仰臥而張大其四肢。立之張之。應天地之上下四旁。四時之氣。得以往來流行而無阻滯矣。故伸舒其四體。則筋脈血氣之厥逆者。

可令立快也。此言人之氣血。隨四時之氣流行。阻則為攣厥之病。故當伸舒四體。以順四時之氣焉。

卷一

小針解第三

屬性: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瀉也。神客者。正邪共會也。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惡知其原者。先知何經之病所取之處也。刺之微在數遲者。徐疾之意也。粗守關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靜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