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不同也。其有稽留於經絡中而不至者。因而迎之。此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胃海所出之氣血。而佈散於天下者。從臟腑之大絡。而出於孫絡面板。大絡雖與經脈繆處。然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佈於四末。蓋並經而外出於皮部。各隨本經之脈以分界限。是以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髯美長。足太陽之上血氣盛。則美眉也。寒與熱爭者。陰陽之血氣混亂也。故當導而行之。使各歸於本部。蓋手足三陰三陽之血氣。行於面板分肉之間。如不分界畔。則混亂交爭矣。宛陳者。陳之物。宛積於腸胃之內。以致血氣不至。此不因於血結於脈絡而不通。故當則而予之。蓋用逐陳之法則。而予奪之也。此手足三陰三陽之血氣。本於胃腑之所生。從經隧而外出。故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則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刺之約法畢矣。如知少宮太宮之人。則知比於足之陽明。而足陽明之脈。其上行者。挾口環唇。則知經隧之絡脈。亦絡於唇口。而面板之氣血。亦分部於唇口也。
仇汝霖曰。此以皆為痛痺之皆字。照應氣有餘於上。或不足於上。蓋十二經隧之絡脈孫絡。與十二髒之經脈絡脈。並行於形身之上下。若此身中皆為痛痺。則十二經隧之絡脈。皆為之不通。如只痺於足陽明之上。則陽明之上氣不足。而下氣有餘矣。若只痺於足陽明之下。則陽明之下氣不足。而上氣有餘矣。痺在陽明之部分。則知陽明之氣血。結而不通。又不涉於諸陰陽之絡矣。此蓋假痛痺以申明面板分肉之氣血。各並本經而出。各從本經經脈所循之上下。而各分界畔者也。
卷八
五音五味篇第六十五
屬性: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
此承上章謂五音之人血氣不足者。當調之以五穀五畜之五味也。上章雲。右徵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上鮫鮫然。又云手太陽之上血氣盛則有多須。面多肉以平。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是右徵之人。當調手
太陽上矣。又云少徵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下 然。又云手太陽之下。血氣盛則掌肉充滿。
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是少徵之人。當調手太陽下矣。今右徵與少徵。同調手太陽上者。謂血氣上下之相通也。
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明上。少徵與太宮。調左手陽明上。
此言面板分肉之血氣。雖各有分部。然通融滲溉。交相往來。審經絡之相聯者。亦可以通融調治也。夫左商之人。調左手陽明上者宜矣。而左徵與少徵。應調手太陽。而同調於手陽明者。謂手太陽與手陽明之脈。並出於巨虛而上行。手足三陽之脈。皆縱橫聯絡於頭面。然雖各有界畔。而面板血氣之流行。交相往來。故有經脈相聯者。亦可以同調之也。是以左徵少徵之人。同調於手陽明上。且手陽明主面板之氣血者也。手陽明之脈。出於足陽明之巨虛上廉而上行。故太宮之人。當調足陽明上。而亦可調之手陽明上也。
右角與太角調右足少陽下。(按前章有左角而無右角左右二字有誤)
前章雲。左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隨隨然。是右角之人。宜調之右足少陽下也。又云太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人遺遺然。此以太角之人。同調右足少陽下者。左右上下之相通也。
太徵與少徵。調左手太陽上。
前章雲。質徵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上肌肌然。是太徵之人。當調手太陽上矣。又云少徵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下 然。今以太徵與少徵。同調左手太陽上。亦左右上下之相通也。
仇汝霖曰。右角與太角。故從下。少陽之氣從下而上也。太徵與少徵故從上。太陽之火氣炎上也。
眾羽與少羽。調右足太陽下。
前章雲。眾之為人。比於右足太陽。太陽之下潔潔然。又曰少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