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腳踏車要求更輕更快、更輕,需要用上鋁合金材料。
迅達腳踏車現在生產的城市腳踏車也用到鋁合金,所以他們與鋁合金廠有合作,材料上沒有問題,以後碳纖維材料面世,可以使用碳纖維,車子會更輕。
要想腳踏車速度更快,需要對車子進行空氣動力學設計,同時由於騎行速度快,所以剎車和輪胎的設計需要最佳化。
聞晴回去後按照男女身材特點、操作習慣設計了二種款式,四種型號的公路腳踏車。
她設計的新車車把比較低,車架角度較小,重心前移,飛輪使用了特硬鋼材,最佳化了飛輪的齒比,還針對以前飛輪容易掉齒的問題進行了最佳化,鏈條與飛輪的配合更好。
兩個月後,聞晴把圖紙交給莊西恩、方園和林清源看,如果他們覺得沒有問題,就先生產樣車。
5月下旬,莊父莊母種完莊稼又來了。
這次莊小弟和蘭花沒有跟來,按莊父的說法,先忙完家裡田地的活後再來。
雖然莊西英兩口子沒有來,但莊父莊母帶來了一對姓楊的姐弟,姐姐楊小琴,弟弟楊小軍。
莊母說是她遠房表姐的兒女,算起來是莊西恩的表妹表弟,也是親戚。
莊西恩皺著眉頭,他們平時都沒有往來,算哪門子親戚?
楊小琴23歲,楊小軍20歲,楊小琴長得十分清秀,穿著打了補丁的衣服,楊小軍有點愣頭愣腦的,兩個人都很瘦。
聞晴私下問:“兩姐弟沒有成家嗎?”
莊西恩答:“不知道。”
又問了莊母,才知道楊小琴嫁過一次人,由於男方有家暴行為,所以兩人離婚了,為了躲避家鄉的閒言碎語,才與弟弟一道出來打工。
莊西恩見聞晴有些不樂意兩人在家裡長期居住,對楊家姐弟說:“我們在冀中市有一個合作的工廠,那邊招工人,你們願不願意去?”
楊家姐弟高興道:“可以啊,我們怎麼去?”
莊西恩說:“過兩天我要去那裡,你們跟我一起去吧。”
楊小琴說:“好的,大表哥,我們跟你一起走。”
莊西恩看了她一眼,說:“還是叫我的名字吧。”
楊小琴臉一紅,改口叫:“西恩哥。”
楊小軍問:“西恩哥,我們去那裡做什麼?”
莊西恩說:“廠裡的工種很多,你們可以學技術。”
莊父莊母說:“老大,你要好好照顧你表妹表弟。”
兩天後,莊西恩把兩人帶走,聞晴和兩位老人在家。
莊西恩一走,莊母時不時旁敲側擊地打聽酒坊的事,聞晴一直打哈哈,莊母也不敢直接提要求,拿她沒有辦法。
過了年,區裡召開企業技術發展工作會,工業局向區計劃委員會提交了報告,分析了區內企業面臨的技術改造壓力,希望計劃委員會能夠儘快安造企業,分批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這個報告引起了區領導的重視,經過研究,計委選出了首批五個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技術改造的專案由企業自定,工業局向五個企業提供新技術目錄,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參考其中的新技術,確定改造升級專案,報工業局審定和計劃委員會批准後實施。
技術改造資金由區財政出一部分,銀行貸款解決一部分,企業自己出一部分。
工業局指定葉處長他們技術處全力配合。
接到命令後,葉科長帶著重工科三位大將親臨一線,指導企業制定可行性方案。
聞晴的工作壓力一下子大起來,每天早出晚歸。
她每個月給莊母50元家用,現在家裡只有三個人,糧食是聞晴從空間裡拿出來的,她還不定期從空間裡抓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