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立即打電話給農科院,讓實驗室派人過來,大家商量著開展宣傳。
李中華負責良種推廣的事情,蘇晴依然每天出門,她主要關注雄鷹公司的動向,跟蹤他們的人找到倉庫。
幾天後,雄鷹公司陸續開始收糧,他們在綏化有一個糧食加工廠,這兒收購糧食先運到本地倉庫,再用火車運去綏化。
蘇晴密切關注他們糧食入庫情況,等到大部分糧食入庫,開始往外運輸時,一個晚上,蘇晴悄悄地去把他們倉庫裡的糧食全部收入自己的空間,然後大搖大擺地回酒店去了。
第二天,雄鷹公司接到倉庫的訊息,三千噸糧食不翼而飛,他們連忙去派出所報案,派出所到倉庫調查,發現根本沒有痕跡可查,三千噸糧食就是用大卡車來拉,都不是一天能夠拉完的,雄鷹公司檢視了倉庫門口的監控錄影,確實沒有發現有人靠近,派出所對他們是否有這麼多糧食也存疑起來,這不像治安案件,倒像靈異事件了,最後決定不予立案。
李中華、周宇聽說這事後拍掌稱快,趕緊帶著農科院的專家到農墾局,央求紀明安把農場幹部召集起來,給大家介紹了農科院的良種,特別介紹自家的水稻杆粗、稻穗長、稻穀粒大飽滿,不比雄鷹公司的種子差,農科院還錄製了錄影,把他們實驗田的情況放給農場的人觀看。
一通介紹下來,當場表示要買長夏公司糧種的人不多,大部分人是持懷疑心態的。
李中華拿出樣品給大家看,確實算得上粒大飽滿,他給大家介紹這是在東北著名水稻的基礎上進行雜交優選的品種,特別適合這裡的寒冷氣候,而且味道好,是國人喜愛的品種,又介紹了這種水稻的種植方法,建議採用大棚旱育方式進行育苗,防止早春凍害,傳授了專家們在試驗田裡總結的土地耕種和田間管理經驗。
李中華承諾,如果購買了他們的糧種,他們將按照比政府收購價稍高的價格收購。
這下子一些農場負責人開始感興趣,表示明年將拿出一定面積試種,雖然沒有完全達到長夏公司的預期,但已經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李中華心裡還是有了一絲期待。
蘇晴沒有馬上把從雄鷹公司薅來的糧食交給周宇,而是回到平京後找了倉庫把糧食從空間裡取出來,又組織了車隊,重新把一部分糧食運去瀋陽,另一部分運到長夏糧食公司的糧倉裡,算是總公司另外採購的糧食。
這次從雄鷹公司倉庫收入空間的糧食足有三千噸,比長夏糧食公司在東北丟掉的份額還多,所以加工廠不愁原材料了。
她一直遵紀守法,但面對敵人是不一樣的。
雖然雄鷹公司在東北的做法還沒有傳到其他地方,但長夏糧食公司沒有放鬆警惕,繼續與農科院一道在華國其他糧食產區開展良種推廣。
他們實驗室根據國內產糧區的氣候特點,推出了不同的優質品種,雖然在別的區域沒有承諾高價收購糧食,但是優良品種的推出會無形中增加外國糧種公司傾銷糧種的難度。
長夏糧食公司的做法也引起了國家農業部門的關注,專門找了李中華談話,李中華把自己的擔心給領導們彙報了,希望能由國家出面狙擊外國糧種對華國的入侵。
他的話只引起了少數人的共鳴,但多數人認為長夏糧食公司是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他們想,不管是國內種子還是國外種子,只要是高產的糧食種子,最終得利的就是老百姓。
這些人反而開始調查長夏糧食公司是否存在不公平競爭和不實宣傳?經過反覆認證,長夏糧食公司的糧種確實比一般的糧種產量高,而且在推廣糧種的過程中也沒有違法行為,此事才算過去。
雄鷹公司損失了三千噸糧食,還算不上傷筋動骨,倉庫負責人被撤換,華國區負責人決定進一步在東北的其他農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