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次比賽沒有門檻,加上區體委在報紙上宣傳了此事,他們與公安、交警的聯絡也正常進行,所以迅達決定提前開始報名。
訊息傳出,很快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關注,大家對腳踏車比賽比較好奇,來商店詢問的人很多。
莊西恩把比賽規則印成了宣傳單,去工廠、學校散發, 現在報名的人已經有100多人,
聞晴問:“來買腳踏車的人多嗎?”
莊西恩答:“專門為了比賽來買腳踏車的人不多,但銷量確實比以前多了。”
又說:“來修車改車的人多了,報名參加比賽的人試了我們的變速腳踏車後,很多人都想加裝變速器。”
閒談間,聞晴去廚房做飯,莊西恩跟著摘菜,兩人做了一葷一素一湯,莊西恩邊吃邊誇聞晴的廚藝,把桌上的菜吃得乾乾淨淨。
吃完飯,莊西恩與聞晴一道收拾廚房,聞晴問:“你與林清源一起住的時候也是自己做飯嗎?”
莊西恩說:“有時間就自己做,我們兩人吃得簡單,多數時間都是煮麵吃。”
週末,給莊西恩報備了一聲,聞晴回到二夏村在酒坊做事。
她與會計譚元芳一起檢查了各種賬務,完全沒有問題,聞晴十分高興,也放下了心,看來譚元芳果真工作認真負責。
她去到新酒坊檢視新酒窖的發酵情況,貼在酒窖邊聽聽,又檢視了平日的記錄,看見酒窖的溫度一直在合理範疇,又去看了其他正在養護的酒窖,也沒有問題。
回到院子,李新國見到她,說道:“聞姐,您來了,我正要找你。”
李新國是庫房主任,負責糧食倉庫和酒庫的管理,這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個子不高,平時表情很嚴肅,工作非常認真。
“什麼事?”
“庫房裡的糧食只夠下個星期的了,馬上要做酒麴,應該要進糧食了。”
四月份,聞晴放了20萬斤糧食在前院,過了2個月,現在確實需要投放糧食了。
李新國給她算了賬,現在新酒坊有100口地缸、30口泥窖投產使用了,一次分別可以裝1000斤和2000斤糧糟,二十多天釀一次,一個季度要用50多萬斤糧食和3、4萬斤稻殼。
後院這邊有20個地缸和10口泥窖,一次分別可以裝500斤和1000斤糧糟,一個季度要用8萬斤,加上酒麴,至少也要用15萬斤。
所以他們一個季度基本上要用60多萬斤糧食,以後新酒坊那邊酒窖多了,用的糧食更多。
聞晴點頭,酒坊擴產後糧食需求量增加,她空間裡一個季度可生產30萬斤糧食,缺口比較大,自己還要在空間裡再開墾些土地出來,其次就是找些高產糧種。
聞晴給鄭曉強寫了信,問他現在有沒有什麼高產的稻米、高粱、玉米種子?
鄭曉強很快給她回信,據他說,現在有一種糯高粱新品種,畝產可以達到900斤,還有一種新玉米品種,畝產可以達到1000斤。
糯種高粱比粳高粱更適合釀酒,聞晴讓他寄來一些種子,先在空間裡試種了五畝地。
她記得超級稻的畝產可以超過千斤,但是不能留種,後續栽種不太方便,她決定在空間裡的水稻裡選種,小麥也是這樣,憑著空間這個法寶,畝產量一定會提高的。
此外,她準備註冊一個糧食公司,以後酒坊的糧食需求量加大,她要給釀酒的原材料找個來源,先把糧食賣給糧食公司,再透過這家公司賣回酒坊。
主要是她還要擴大生產規模,遲早會在外面買糧食,到時候糧食公司就會發揮作用。
說幹就幹,聞晴回到前院,關好房門,進入空間。
她開著拖拉機開始開荒,空間裡的土地很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