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七三)賜我勇氣

最近把勇氣三部曲讀完了:《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拒絕的勇氣》。

其中的一些觀點,我認為對於我的生活挺有啟發的。

比如,課題論,阿德勒讓我們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別人的課題。

比如,否定原因論,否定精神創傷,採取目的論。

比如,不要尋求認可。

比如,不要執著於自我,而要對他人給予關心。這樣才能找到“共同體感覺”。

基督教祈禱文:“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在《被拒絕的勇氣》的開篇,我就碰到了和我有共同困惑的人,他問:怎樣面對無人理解的絕望和痛苦?他說,這種感覺總在和單位同事開開心心地喝過酒以後,在回家的路上襲來。荒唐無由的空虛在回家的路上湧入心頭。雖然他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擁有深愛的妻子兒女,但是失望的感覺依然有增無減。

他說,好不容易找個人來訴說他的這種感覺,但總是得不到對方的共鳴。

《被拒絕的勇氣》這本書回答他:“萬事虛妄人生短暫,人們不可能知道將會發生何事。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何時降臨,但是一想到這件事情,就會不安。你的絕望與失望就是在這種空虛和不安中產生的。但我不覺得是它找到了你,都是你自找的,才會看清楚為何這些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無奈的空虛來襲時有一定的模式。

不要把與朋友和家人愉快的相處當作逃避空虛的手段。雖然一想到將來你就會不安,但是你不要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煩惱,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即可。

工作的時光專心致志,和家人相處的時候就享受相處的時光。

空虛襲來是因為沒有集中思想。

人生雖然有限,但漫長得足夠你去好好生活。”

我才發現我的絕望與失望來襲的時間段也有固定的模式,以前是黃昏時刻:讀書的時光是放學後,工作後是下班後,或者一個人走在外面,或者一人呆在家,通常都是獨自一人的時候。

可是我從來沒有準確描述過這個感覺,直到我看到了這本書,看到了別人的困惑。但是絕望與失望這兩個字我也不確定用來描述我的感覺準不準確,我認為我的感覺是一種習慣性的“悲傷”。

阿德勒的目的論一定會認為我這種悲傷是有目的的,不過我不知道目的是什麼?

不過我選擇相信書中給出的建議,專注於自己在做的事情,不必有太多的擔憂未來。

想比於已經發生的過去,還沒有到來的未來,此時此刻更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