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汗,北方硬拼強敵卡曼人,大張積弱已久萎靡不振的唐河民心士氣,他又即將迎娶已故帝國皇帝司徒明月的十七女,成為帝國駙馬,這幾層和帝國上層貴族牽扯不清的複雜關係讓許多地方貴族都在心中暗自考慮是不是作為司徒家族的駙馬也許比那幾個正統皇子更適合引領搖搖欲墜的唐河帝國呢?
這種心思一旦發了芽,便立即在西北各地暗中流傳開來,這當然瞞不過安全部門的耳目,不過當這些流言的來源被查清後報到無鋒案頭時卻讓無鋒頗為頭疼。這種流言至少在目前來說是對無鋒相當不利的,會讓帝國中央尤其是帝國新任皇帝產生出許多敵意和懷疑,尤其是在無鋒婉拒了司徒朗的秦王封號之後,這種疑慮心理將會更加濃厚。但從這些流言來源可以清楚知曉這些流言的製造者其實本意就是希望製造出一種輿論態勢,只是時機選擇的不太恰當罷了。如果是無鋒已經橫掃六合時流行這些傳言,無鋒也許會不勝歡喜,甚至還會推波助瀾,但離那一步似乎還太遙遠,在這種時候,這種傳言只會起到巨大的負面作用,讓原本已經兵戈相向的司徒家族內部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自己身上,無鋒不能容忍這種現象再蔓延下去,這會妨害到他正在穩步推行的漸進演變政策。
只是這種對方的這種善意行為無鋒也不好太過直接傷害,唯有讓內政部門加大力度懲處那些傳播流言者,儘量縮小這些流言的影響和傳播範圍,但這種效果顯然不太好,直到無鋒咬著牙齒硬著心腸命令內政部門和審理院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將幾名過於積極傳播者打入大獄判處流放方才起到一定震懾作用。
第九十節 大雷音寺
當司徒玉棠聽到這種傳言時,她也不知道自己心中究竟是什麼味道,酸甜苦麻辣,諸味陳雜。帝國威信跌落至此,司徒家族在西北民意的逐漸流失,這都讓她感到無比苦澀,李無鋒威望升至如此地步,在整個大西北已然完全壓過了帝國中央和皇帝陛下,在西北只知李無鋒,不知帝國皇帝,已是眾人皆知,各級軍政官員更是言必稱我家主公,儼然西北已經成為唐河帝國之外的獨立王國,而這個李無鋒也就是自己的未婚夫婿卻又拒絕了自己兄長的秦王封號,諸般表現讓司徒玉棠也無法看透。
深夜時分有時候司徒玉棠會恨自己會什麼會生在皇家,為什麼會姓司徒?如果沒有這層關係,李無鋒完全是一個為萬千人所羨慕的夫婿人選,自己也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未婚妻這個角色中,為自己的夫婿的事業盡一分力,但現在,雖然司徒玉棠已經逐漸融入西北領主夫人這個角色,但內心深處仍然不是泛起一種自己似乎在親手一步步將司徒王朝向深淵推的負罪感覺。
但是更多時間司徒玉棠已經下意識的進入了領主夫人的角色,並且自覺不自覺的承擔起領主夫人的義務和責任,視察學校醫院,參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參加各地道路剪彩儀式,號召西北士紳富商家眷們為受災地區捐款捐物,種種原來無鋒不勝其煩的瑣事幾乎都由司徒玉棠承擔起來,而且似乎還有越來越滿足於這種生活的感覺。
無鋒和司徒玉棠聯袂出席了關西郡商會為領主夫婦舉行了歡迎酒會,雖然無鋒第二日便要啟程北上趕赴隴東和天水視察軍情,但他還是饒有興致的與司徒玉棠一起與關西郡的富商巨賈們暢飲美酒,談笑風生。無鋒的表現讓原本對北原和關西局勢不明朗而懸起心的一干商賈們心中大定,連領主夫人都能夠在漢中駐留,而領主大人甚至還放言半個月內北方局勢就會明朗,這些都讓從來就是風聲鶴唳的商人們如同吃了一粒定心丸。
席間雖然有人不太識相的問及晉王司徒峻軍隊進入錦城一事,無鋒也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這種態度讓許多期望獲得一個準確答案的商賈們更是摸不清底細,有人甚至懷疑領主大人是有意將錦城兵力抽空,以方便司徒峻大軍進入獲取糧食,這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