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個小不點兒。
對小孩子嘛,人們都是比較寬容的。
隨後主持人這才和黃鐘對話,小澤指揮和渡邊次郎也很快加入其中,一起回憶了去年的第一次見面,包括髮生的不愉快遭遇,渡邊次郎也都一點沒有隱晦。
主持人也一臉震驚:“噢,原來,故鄉的原風景,就是閣下所為,那您能為我們用陶笛吹奏一下嗎?”
黃鐘笑著搖搖頭:“我的陶笛只是入門水平,比起渡邊先生差遠了,我的主樂器是二胡。”
既然是娛樂節目,黃鐘也放得開,開啟琴盒,將二胡取出來展示一下。
主持人也打蛇隨棍上:“這簡直太難以置信了,您粗通陶笛,就能創作出這麼好的曲子,那麼在二胡方面,豈不是更厲害!”
這一方面是為了節目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能有什麼壞心思,不過是想把黃鐘架到火上烤一烤罷了。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主持人可不管你黃鐘還是綠鍾,一切都為了節目效果。
要是黃鐘當場砸鍋,那節目效果才炸裂呢。
黃鐘也是老油條了,當然早有準備,只見他微笑點頭:
“不過我可能需要現場嘉賓幫忙協助,不如就請小澤先生,北島先生,渡邊先生,我們合奏一曲如何?”
觀眾立即歡呼雀躍,這下甚至都脫離了主持人的預案,不過這樣的節目效果肯定更好,所以兩位主持人就開始攛掇三位特邀嘉賓也下場。
渡邊次郎向著黃鐘深鞠一躬:“能與先生合奏,是在下的榮幸。”
倒是小澤指揮謙遜地擺擺手:“要不我還是幹我的本行吧?”
演奏樂器的,真不是他的特長。
黃鐘和他交流了一下,得知小澤指揮會彈奏鋼琴之後,那就妥了。
至於北島,多少也會彈奏吉他,於是,四人臨時樂隊,就此成立。
黃鐘給他們分發樂譜的工夫,主持人則開始叫工作人員準備樂器。
別的都好說,陶笛自帶,吉他也有,最費勁的就是鋼琴了,雖然電視臺連三角鋼琴都有,不過臨時佈置肯定來不及,於是幾名工作人員費勁巴力地抬過來一架普通鋼琴。
主持人還不是插科打諢,說這是小澤先生的指揮生涯中,見過的最普通的鋼琴。
忙活了將近一個小時,這才就緒。
反正節目是錄播,到時候剪輯一下,準備時間也就是一分鐘。
舞臺上,黃鐘居中而坐,手執二胡。
今天的他,也穿上正裝,這是黃老師指導、李健群老師設計出來的一套服裝。
以中山裝為藍本,大體和後來的中華立領差不多。
穿上之後,顯得特別精神利索,再加上黃鐘本人也高大帥氣,坐在那裡,隱然已經具有大家風範。
黃鐘左手邊是一架鋼琴,小澤指揮坐在琴凳上,一臉的躍躍欲試。
平時都是他指揮別人,今天終於輪到自己演奏。
右手邊是渡邊次郎,他吹奏陶笛喜歡站立,只見他神情肅穆,雙眼微閉,顯然已經進入狀態。
後邊則是抱著吉他的北島三郎,小老頭此刻的表情有些複雜。
主持人樂呵呵地開始串場:“今天我們有幸看到了一支特殊的樂隊,鋼琴手,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先生!”
觀眾也樂啊,等小澤先生起身鞠躬的時候,他們都使勁拍巴掌起鬨。
主持人繼續:“陶笛伴奏,是我們的明日之星……”
另一名主持人將他攔住:“現在已經是今日之星,因為我看了今天的報紙,渡邊先生已然技藝大進!”
現場觀眾又是一陣歡呼。
主持人:“吉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