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法國人和英國人建立起來的,巴斯蒂安和秦致遠的關係雖然不錯,但在國家利益這個問題上,沒有絲毫的商量可言,這一點巴斯蒂安拎的清。
“你想多了,我沒有改變現狀的意圖,暹羅就是暹羅,哪裡不會成為蘭芳的殖民地,我們華人沒有那種習慣。”秦致遠矢口否認。
好吧,秦致遠的話沒說完,華人確實不喜歡殖民地,因為只要是華人看上的土地,都會變成自己的“固有領土”,從來就沒有殖民地這個說法。
454 落後就要捱打
建設金蘭灣是個大工程,不算建築材料,10萬名工人,每個月的消耗超過200萬元,這還沒有算上從暹羅購買的糧食費用。
好在秦致遠手中還有點家底,如果支出不會進一步擴大,現在這個花法還能花的起。
人多有人多的好處,10萬人一起動手,就算是趕不上另一個時空中的“全國大會戰模式”,卻也差不了太多,金蘭灣基本上是一天一個樣,建設進度令人瞠目結舌。
當然了,瞠目結舌的是巴斯蒂安,不是秦致遠,見識過另一個時空中各種“速度”的秦致遠感覺還有點慢了。
其實在這個大型機械還沒有廣泛使用的年代,一個港口的施工進度都是以“年”為單位在衡量。
金蘭灣的一期工程預計需要一年半,到那時金蘭灣將會擁有十一個碼頭,六十多個泊位,可以停靠包括戰列艦在內的所有蘭芳軍艦。
與此同時,各種配套設施也在同時敷設,火電廠、炮彈廠、魚雷廠、水雷廠、甚至有一個擁有四個五萬噸級船塢的造船廠,這些所有的東西加起來,將會共同構成金蘭灣這個遠東最大的海軍基地。
不對,還不算最大,日本的橫須賀才是最大的軍港。
不過總有一天,金蘭灣會成為遠東最大的軍港。
對於這一點,秦致遠很有信心。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凡爾賽合約》的簽訂,俄羅斯內戰的暫時停火等等,這些事有效的分散了蘭芳在北海“奪島”行為的影響力,同時也降低了全世界對蘭芳租借金蘭灣的敏感度。
沒錯,經過近半年的利益交換,《凡爾賽合約》終於簽訂,民國北洋政府的代表顧維鈞也在合約上籤了字,這表示民國也成為了世界大戰勝利國的一員,並且同時順利加入國聯,終於開始試探性的融入國際社會。
令人感到無語的是,美國沒有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因為美國人發現他們在凡爾賽合約中什麼都得不到,沒有殖民地,沒有市場,只有錢。
而美國是全世界現在最有錢的國家,人家根本不缺錢。
《凡爾賽合約》對德國的懲罰非常嚴厲,德國損失了百分之十三點五的領土,百分之十二點五的人口,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根據《凡爾賽合約》的規定,德國人只准保留十萬人以下的陸軍,海軍只准保留6艘排水量在一萬噸以下的戰列艦,同時德國不準擁有潛艇,不準發展空軍,陸軍不準裝備坦克和重機槍等等。
德國人甚至喪失了進出口權利,因為《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國人如果想要出口商品,要加收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費用,這無疑加大了德國產品的成本,降低了德國產品的競爭力,是英法的地位更加穩固。
同時,德國人還必須付出2260億金馬克的賠償,這筆錢約等於113億英鎊,並且要求用黃金支付。
很苛刻的條款,幾乎所有人對這個《合約》都不滿意,除了蘭芳。
對這個《合約》最不滿的德國人,作為《凡爾賽合約》的受害者,威廉三世曾經考慮過拒絕簽訂,但在首相馬克思親王和陸軍總參謀長興登堡的勸說下,威廉三世最終選擇把仇恨埋在心裡,忍氣吞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