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白娜走向廠門,卻發現紅旗廠的大門已經不復存在,只有空地上搭建的一個小棚子,豎著兩根杆子攔車用,門衛聽說她是省報來採訪衛總事蹟的記者,便熱情的指點了車間和臨時辦公室的位置。
白娜把單反相機拿出來掛在脖子上,向辦公樓方向走去,一年前她曾經採訪過紅旗廠,可是當初的廠區和現在滿目瘡痍的景象怎麼也聯絡不到一起,這哪裡像工廠啊,分明是轟炸之後的殘垣斷壁。
昔日辦公樓前,一堵花崗岩牆壁下,碼放著無數鋼錠,外形綿延起伏,看起來很是古怪,堆積如山的鋼錠下,是一片白色的花海。
白娜狐疑的拿起相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後直奔事發地點的氧氣頂吹轉爐車間而去,在車間裡採訪了幾名正好換班下來的工人,工人聽說這位記者是為了採訪衛總的事蹟而來,頓時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講起來,鋼鐵廠的爐前工,大多是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但是從他們質樸的話語中,白娜卻感到從未有過的震撼和感動,說到動情之處,工人們都落淚了,白娜也感到鼻子酸酸的,眼淚不爭氣的流下來。
採訪完工人們,已經快到下班時間了,白娜又趕到廠臨時辦公室,採訪了領導們,領導們說話就四平八穩多了,拿出衛總歷年來榮獲的各種榮譽,以及衛淑敏擔任廠主要領導後的業績來說話,談到當日的事情,領導們唏噓不已,說沒想到衛總如此剛烈,竟然以死相搏,也正是衛總的犧牲才換來廠子的新生,市委市zf及時叫停了玄武集團的重組,全場上下秉承衛總的遺志,冒著十年難見的大風雪,在破損的廠房中加班生產,一晝夜的產量,竟然創造了建廠五十多年來的最高記錄!
說到這裡,幾位領導都哽咽了,白娜也溼潤了雙眼,問道:“衛總的追悼會在哪裡舉辦,我想給英雄上一炷香。”
領導說:“衛總已經和紅旗廠融為一體了,她捐軀的那一爐鋼水鑄成的鋼錠,將永遠屹立在紅旗廠的中心。”
白娜混恍然大悟,原來那一堆鋼錠,竟然是衛總的化身。
辭別了廠領導,天已經黑下來了,白娜匆匆向廠門口走去,忽然路邊一股暗香飄來,是一枝傲雪的臘梅,鬼使神差的,白娜伸手將這枝臘梅折了下來,走到那堆鋼錠前,正看到一個兩鬢斑白的老工人,將一個鋁製飯盒放到了地上,口中唸唸有詞:“衛總,家裡新包的餃子,薺菜豬肉餡的,趁熱吃。”
說著說著,老工人就抬起袖子擦著眼睛,白娜注意到,除了那盒餃子,鋼錠上還擺著各種各樣的不鏽鋼、塑膠飯盒、搪瓷缸、裡面盛滿各色食物。
白娜輕輕將臘梅放到地上,鞠了三個躬,這才轉身離去,走出百十米遠,她又忍不住回頭凝望,那一堆連綿起伏的鋼錠在夜幕中,儼然就是崑崙山的形狀。
12…4 風光大葬 驍騎校
白娜並沒有返回市區,而是步入了紅旗鋼鐵廠的家屬區,昏黃的路燈下,一棟棟八十年代的宿舍樓顯得格外陳舊,讓她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時光。
她隨便敲響了一戶人家的房門,開門的是個老太太,一臉狐疑的問道:“閨女,你找誰?”
白娜亮出了自己的記者證:“大媽,我是淮江日報的記者,想採訪一下您。”
“老頭子不在家,我不識字,你改天再來吧。”老太太急著關門,忽然白娜看見屋裡掛著衛淑敏的遺像,頓時靈光一閃,覺得這戶人家肯定很有料可挖,她趕緊說:“大媽,我就是想和您聊聊衛總的事兒。”
一提到衛總,老太太的語氣頓時和緩下來:“你剛才說是哪兒的記者?”
“淮江日報,就是咱們江東省的省報,領導派我來尋訪衛總的事蹟的。”白娜真誠的說道。
“淮江日報……那是黨報啊,孩子,趕緊進來,省裡領導都知道俺們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