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頁

o;

來傳旨的竟然是蘇壽康。眾人都跪倒在地後,蘇壽康所宣卻不是楚珺意料之中的旨詣。

&ldo;武國公世子衛珩……今尚皇五女,特遷為金吾衛上將軍,欽此。&rdo;

衛珩沒有遲疑,&ldo;臣領旨謝恩。&rdo;

父皇升了衛珩的職,雖不在自己預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此舉必將會把衛家推到風口浪尖了。不過最近平都都在議論衛家尚嫡皇女的事,此時升遷,反而不那麼引人注意了。

蘇壽康又取出另一份聖旨,&ldo;五殿下,請接旨。&rdo;

楚珺拉回注意力,&ldo;兒臣在。&rdo;

蘇壽康展開聖旨念道:&ldo;皇五女楚珺,柔嘉居質,婉嫕有儀;動遵圖史之規,步中珩璜之節。六珈備物,百兩有期。爰稽媯汭之封。用錫金玉之號。啟疆析木,葉詠穠華。是冊為昌樂公主,勉膺湯邑之封,無忘公言之訓。欽此。&rdo;

這聖旨寫的佶屈聱牙,不似平日。楚珺正在心裡打鼓,只聽得&ldo;昌樂公主&rdo;的封號從蘇壽康口中念出,就像兩支重槌在她耳旁敲響,一下子驚得她差點沒跪穩。比她更驚詫的是衛朗和衛珩父子。衛朗看了衛珩一眼,只見後者微瞪著眼睛略略搖頭,心裡更是驚疑不定。

興國唯一一位登基繼位的女帝年號昌樂,史稱昌樂女帝。父皇以此為她的封號,究竟是何用意?而不管父皇是何用意,就算只是一時興起隨便抓了兩個字,其他人也只會往昌樂女帝這方面想。聖旨是早就過了六部的,不過是現在才宣讀,想改也來不及了。

這下可好,還沒站穩腳跟,馬上又變成眾矢之的。

楚珺直直地跪著,沒有一點要接旨的動作。蘇壽康有些心急,&ldo;殿下?&rdo;楚珺趕緊回神,恭敬地謝恩後接過聖旨。蘇壽康道:&ldo;殿下,咱家這就回去向陛下復命了,還請殿下保重。&rdo;

楚珺很想攔著蘇壽康問問這封號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這也只能是在腦子裡過一圈就拋棄的念頭。送走蘇壽康,楚珺捧著玉軸聖旨和印璽寶冊,就像捧著個燙手山芋。她不信似的將聖旨展開看了又看,那兩個字還在原處動也未動,不禁頭痛。

楚珺和衛珩跟著衛朗到了書房。等再無旁人,衛朗對楚珺道:&ldo;殿下,可否讓臣看看聖旨?&rdo;

楚珺就將聖旨遞上。衛朗看了半晌,猶豫著道:&ldo;臣有一慮,恐有些不敬……&rdo;

楚珺道:&ldo;國公請儘管講。&rdo;

衛朗道:&ldo;臣覺得……這道聖旨不像是陛下擬的……&rdo;

詔書一般由中書省擬定,聖旨有時也是中書省臣所擬,倒不一定都是皇帝所寫。楚珺表達了這個想法,衛朗道:&ldo;臣的意思是,擬旨的大臣陛下慣用的也就是那麼幾個,用詞總是差不多的,這道旨意的譴詞用句……&rdo;

衛朗這麼一說楚珺就明白了,自己聽到這道聖旨時也有這樣的感覺。可衛朗不知,這道聖旨是她與父皇早就商量好的,雖然現在才到她手上,卻是早就擬好的,就算擬旨的人出了什麼差錯,父皇也肯定是過了目,絕不會就這麼把這聖旨發到她手上。她想了想道:&ldo;國公,我倒是覺得,並不是擬旨的人出了錯,而是六部……&rdo;

門下省透過旨意後下達六部,這種冊封詔書應該是直達禮部。雖說這聖旨上看起來是沒有改動的,可有人存心做手腳也不是不可能,但這就跟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