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城東北方向二十里外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車隊正緩緩前行。
打頭陣的是五百唐軍士卒,他們神情專注,警惕地掃視著四周,押運著上百輛馬車。
馬車上裝載的,是一具具厚重堅實的鎧甲和一柄柄寒光閃閃的陌刀。
這些兵器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森冷的光芒。
隊伍後方,是一千名身材魁梧的壯漢。他們身著褐色單衣,手中緊握著普通長刀,雖然裝備看似普通,但周身散發的氣勢卻不容小覷。
這些壯漢,正是新組建的陌刀營成員。
當隊伍抵達預定位置,陌刀營都尉(特殊兵種,軍職比普通兵種高)潘有康大聲下令:“停!”
剎那間,整個隊伍整齊劃一,戛然而止。
一千將士迅速席地而坐,開始養精蓄銳。
前方的五百唐軍士卒立刻行動起來,開始搬運重甲和陌刀。
不一會兒,每一名壯漢身旁都放置了一具重甲和一把陌刀。
這些陌刀,刀身修長,刀刃鋒利,是戰場上的致命武器。
潘有康安排好將士後,轉身向著一側山腰走去。
山腰上,劉玉芝早已等候多時。
他看著潘有康走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不錯,不愧是從第五軍出去的人,沒給老子丟臉!”
劉玉芝與潘有康淵源頗深,潘有康原是他麾下將領,一手精湛的陌刀技藝便是他傳授的。
後來,韓大海計劃打造一支陌刀營,多次向劉玉芝要人。
起初,劉玉芝滿心不捨,畢竟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將領並非易事。
但在韓大海的軟磨硬泡下,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成全。
此刻,看著官道上那一千令行禁止、殺氣騰騰的陌刀營,劉玉芝內心既欣慰又羨慕。
他自己也是陌刀高手,自然明白一支陌刀隊在戰場上的巨大威力,只是組建陌刀隊耗費巨大,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支援。
韓大海為了組建這支隊伍,多次前往金陵,才從統帥部爭取到預算,而劉玉芝自知沒有這樣的能力和麵子。
劉玉芝看著潘有康,神色關切地問道:“這是陌刀營的第一戰,有沒有信心?”
潘有康毫不猶豫地拍著胸口保證道:“沒有問題!”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充滿了自信。
山上的眾人聽到這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氣氛一時間輕鬆了許多。
這時,有斥候匆匆趕來報告:“北方發現了大量道魏軍!”
潘有康聞言,立刻與劉玉芝等人告辭,快步回到官道上。
他站在隊伍前方,大聲喝道:“披甲!”
一刻鐘後,大批魏軍出現在官道上。
魏軍主將李肅望著前方密密麻麻的鐵甲陣,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從未見過如此古怪的重甲營,竟然在攔截大軍時連盾牌都不配備,在他看來,這簡直是不知死活。
但李肅也清楚,眼前的這支重甲營絕非等閒之輩,定然不好對付。
只見眼前的陌刀營,一百人為一排,總共分成了十排,每排相隔三步距離,拉開了足夠的陣容深度。
這樣的陣型,既保證了攻擊的連貫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敵人的衝擊。
一名校尉走到李肅身旁,問道:“大人,需要破陣嗎?”
李肅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這附近還有其他道路可走嗎?”
校尉回答道:“有是有,不過得往後退二十里路。而且,走這條路,今天肯定到不了宜城。”
李肅聞言,陷入了兩難境地。
他奉許延科之命,支援宜城,本打算儘早趕到宜城戰場,與賀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