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不過是一群宵小之徒罷了,等過段時間就能平定。”
金寅亮驚訝地問:“這樣不會出大亂子嗎?應該會死很多人吧!”
都尉大笑道:“我大唐自立國以來,一直都是如此。就算有亂子,也不過是一群跳樑小醜,正規軍都不是我們的對手,那些地主鄉紳,又能成什麼事?”
“而且,只有剔除掉這些頑固分子,大唐的江山才能更加穩固。至於死人,戰爭哪有不死人的?順者昌逆者亡,這些人不想做大唐的順民,就是反賊,反賊當殺!”
金寅亮聽後,心中五味雜陳。
他不由對此處出使唐國感到了擔憂。
半個月後,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東康府。
一進入東康府,就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裡村莊錯落有致,農田裡莊稼鬱鬱蔥蔥,官道平坦寬闊,縣城裡一片繁華景象。
百姓們安居樂業,店鋪裡琳琅滿目,街道上車水馬龍。
金寅亮失落的內心再次活躍起來,隨著不斷南下,他對與大唐建交的想法越發堅定。
當抵達長江邊,看到千帆過盡的壯觀景象時,他的這種想法更是達到了頂點。
不過,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也讓金寅亮明白,大唐的政策雖好,制度雖然先進,但並不能全部照搬進高麗。
畢竟高麗的國情與大唐有著很大的不同。
而他本身就是高麗的一個大世家的家主,不可能將消除世家的政策引到高麗。
但某些政策,比如農業的扶持政策、商業的管理模式,倒是可以借鑑採用。
很快,一行人來到了金陵城外。
望著那高聳入雲的城牆,金寅亮震驚得張大了嘴巴。
走進金陵城,城內的繁華昌盛更是讓他大開眼界。
街道寬闊整潔,建築宏偉壯觀,酒樓、茶館、店鋪林立,人群熙熙攘攘。
與金陵相比,高麗都城金城簡直就像一個偏遠的小縣城。
在金陵,他們還得知了兩個震撼的訊息。
其一,晉王李繼義在年初的時候,在太原稱帝,國號大晉,年號龍德。
次月,岐王宋文通在長安稱帝,國號大涼,年號長興。
金寅亮和徐允浩安頓好後,便向禮部遞交了國書,靜靜地等待著大唐皇帝的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