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你們。你們回去加緊練功,沒準到時候師尊突然聯絡上我們了,那就需要馬上回去的。”
尋序點點頭:“好,我知道了。”
徐寧總覺得這種事是很遙遠的事,所以也沒當回事,馬上要回家了,他有點歸心似箭:“三姐你們有空,可以來我們家玩玩,就當度假了。”
“好,會來的。”
跟幾個人揮手作別,兩人上了車,踏上歸途。尋序看著外面的兄弟姐姐,有些不捨地說:“北京挺好的,就是吃的東西太一般了,空氣也不好,不如我們家。”
徐寧笑著說:“我也覺得。”
到省城的時候,徐寧和尋序下了車,他們要去農機市場買土豆收割機。到了農機市場轉了一圈,土豆收割機是有,但都是小型的。徐寧想買個大的,這樣就不用來回奔波了,幾趟就可以收割完,節省時間,損失的也會少一些。店主說,如果想要買大型的,像北方平原地帶用的那種,那就只能聯絡廠家訂購了。
徐寧和尋序商量了一下,尋序說:“要不去訂購一個大的吧,小的太費時間,不實用,咱家的後山太寬了。”
“行,聽你的。”徐寧找店主要了廠家的電話號碼,準備回去再跟廠方訂購。
當天他們沒法趕回去,在省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坐高鐵回去了。八點多到縣城,周樹森正好在縣城送貨,便順便去車站接了他們回去。見了面寒暄過後,徐寧問:“家裡一切都還好吧。”
周樹森笑道:“一切都還順利,油菜都種下了。”油菜是徐寧臨走前交代種的。
“那就好。”徐寧鬆了口氣。
回到鎮上,徐寧提議去長味軒吃早飯,順便去生鮮店看看。店裡因為少了鱔魚和泥鰍,每天的收入比以前要少一些,不過也還是不錯的。
回到家是上午,天氣非常晴朗,跟北京灰濛濛的天比起來,只覺得回到了天堂,人的心情都不由得輕快了起來。徐寧開著車,放著音樂,腦袋一點一點地隨著音樂的節拍動著。到了村口,發現路邊已經立上了一個大界碑,寫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區”的字樣,田地裡一派忙碌的景象,不少犁田機在田裡翻地,也有不少人揮舞著鋤頭在挖地。
徐寧看著窗外的景象,略顯詫異地問:“大家都在翻地種草莓了?”
“是啊,鎮裡來了技術員,已經發動大家翻地了。咱們農場也要弄麼?”周樹森問。
徐寧遲疑了一下:“我不打算種多了,在原來的基礎上還要縮減一點。”自己家的東西有空間水,同樣的東西肯定要比別人家的好,到時候別人來這兒採摘草莓,都跑到他家來,那就麻煩了,樹大招風,要給別人留點餘地。
徐寧看著好多的地都給翻過來了,有些意外:“難道是所有的地都要種草莓嗎?”他們這兒平均每人有一畝多耕地,一家三口的話,就有將近四畝地,比如徐寧家就有四畝地,那是他父母和他的地,94年分田之後,三十年不變,就算是人已經不在了,徐寧的戶口也早就農轉非了,田還是沒退。如果家家都種起來,那數量是非常龐大的。
周樹森搖頭:“我也不知道。”
徐寧皺著眉頭,這到底是誰的主意,村民自己的,還是鎮裡的意思?做試點沒有錯,但是不能用這種冒險的方式啊,大家都沒有技術沒經驗,都種上了,萬一要是收成不好,那就連飯都吃不上了,況且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能照顧得過來嗎?
徐寧說:“你們先回去吧,我去趟大伯家。”他要去問問是怎麼回事才成。
尋序說:“我也去吧。”
“不用,你先回去休息,我瞭解一下情況就回來了。”徐寧停下車,從行李裡翻出一些北京特產,提著往村子裡去。
徐敬山看到侄兒,非常高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