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如果不是北方人對內殘殺、對外軟弱,明朝何至於滅亡。投降後,百萬的投降士兵,被收編為綠營。綠營兵們,可是滿清鐵桿走狗,成為了滿清打下南方的主力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十章 荒地、兵營、練兵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這句天津民間順口溜,已經充分概括了天津的山川地理形勢。

天津瀕臨大海,內陸江河水網密集,有漕運、海運帶來繁榮的商業,更是北方產鹽重鎮和軍事重鎮。

萬曆三大徵的抗倭援朝戰爭中,天津城外建成了葛沽兵營,以供全國各地增援天津的兩萬士兵居住。

抗倭戰爭結束後,兩萬外地士兵陸續返鄉,葛沽兵營也逐漸廢棄。

天啟年間,東閣大學士徐光啟發現葛沽一帶荒地多、地價賤,於是先後買地2000畝,進行屯田實驗。

徐光啟實驗發現,天津葛沽一帶的鹽鹼地改造很容易,從附近的淡水河流中引水灌溉,頭兩年澆糞施肥,其後幾年無需施肥,土地也不會再鹽鹼化了。

於是,徐光啟將屯田經驗,寫成了奏摺,希望朝廷能夠在天津進行更大範圍的屯田。歷史上,到崇禎十二年時,天津巡撫李繼貞開始在葛沽,大興屯田,新開墾出了幾十萬畝的良田。

當然了,現在的葛沽還是處處荒廢,既沒有大興屯田,也不見大軍雲集的盛況。

肖圖白奉旨練兵不久,天津兵備道大筆一揮,將葛沽兵營撥給了皇家新軍。連帶著周圍十多萬畝的無主荒地,也劃撥到了皇家新軍的名下。

這就是朝廷天然的優勢,普天之下皆為王土,在封建朝代的無主荒地,都是皇帝的,皇帝委託地方政府進行管理。

天津的無主荒地,主要是由天津兵備道和天津巡撫衙門兩大機構分管。

兵備道管理的荒地,主要是軍事屯田,或者是其他軍事用途的土地。天津巡撫管理的荒地,可以由地方政府賣給願意墾荒的地主,又或者是天津巡撫衙門自己出錢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天下有主的10億畝耕地,換算成面積的話,也才有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明朝末年國土面積至少還有650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將近90%的未經過開發的土地資源,都是屬於皇帝的。

這些土地中如果投入資金大力開發,至少還能夠繼續開墾上億畝新增耕地。此外,不能作為耕地的荒地,還能夠探礦。

探出了礦產後,進行開採,收益未必比耕地耕低。哪怕是沒有礦產資源,也不要緊。只要是土地,合理開發總是能夠創造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以明朝的經濟開發水平下,也只有農業用地,開發的比較充分。至於絕大多數土地,經濟效益根本沒有充分挖掘出來。

肖圖白巡視了劃撥到新軍名下的荒地後,滿意的發現,幾公里外便是有河流,只需挖幾里長的溝渠,便可以將荒地全部灌溉成為耕田。大明第一農業水利專家徐光啟果然有先見之明!

十多萬畝的荒地,按照徐光啟當年的經營方略,僱傭兩三千人進行施肥,大多數都可以改造成為良田。

對此,肖圖白非常高興,特意從總顧問衙門撥款2萬兩白銀給天津兵備道,讓天津兵備道將這筆錢,與軍餉一道發給當地的衛所官兵。

天津衛的官兵,雖然不是肖圖白直接的下屬,但是總歸也是大明計程車兵。

明年,滿清韃子十萬大軍入關,光靠著新練的3000皇家新軍,並不能夠給肖圖白帶來安全感。

而天津當地的官兵雖然廢柴,但是至少有三萬人,更有幾十門大炮,只要不是出現漢奸在內部獻城,滿清十萬騎兵,攻破天津城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