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您把冊子開啟,就能看到第二份禮物了。”
金鋒笑著指了指小冊子。
此時方靈均已經明白,金鋒帶來的兩份禮物不簡單,而且應該都和教育有關。
瞭解了造紙術,心裡對金鋒說的第二份禮物也更加期待,趕緊開啟小冊子。
小冊子的首頁印著《三字經》三個大字,開啟第二頁,方靈均看到幾行大字:“人之初,性本善……”
在大字下邊是字型略小一點的註釋,以及針對全篇的譯文。
三字經簡單易懂,方靈均很快就看完了。
此時冊子還有一大半,他又繼續翻看。
在三字經後邊,是《百家姓》和《弟子規》。
這兩篇文章同樣淺顯易懂,方靈均同樣看得很快。
看完之後,把小冊子緊緊抱在懷裡,激動問道:“金先生,這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大康之前沒有三字經之類的啟蒙讀本,孩子啟蒙都是學習古詩,或者由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教。
這樣也能教孩子識字,但是速度會慢得多。
而小冊子上的三篇文章,則是把識字和教導兒童做人的道理結合到了一起,在大康教育界,稱得上是破天荒的創舉。
“小生不才,讓方先生見笑了。”
金鋒擺手說道:“這三篇文章,是小生為孩子啟蒙,編纂的小讀本。”
“這是金先生寫的?”方靈均不由瞪大眼睛。
百家姓不說了,就是把天下的主流姓氏,透過其數量和押韻的方式排列起來,沒有太多深層次含義。
但是三字經和弟子規不一樣,其中蘊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利於孩子誦讀。
啟蒙時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這時候給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方靈均並沒有因為三字經和弟子規淺顯易懂而小看,反而更加佩服。
因為他知道,想把這麼多道理用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比直接講道理更加困難。
至少方靈均自認他自己做不到。
“這三篇文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啟蒙文章,金先生大才!”方靈均忍不住誇讚。
“這只是針對啟蒙時期孩子的讀本,適合五到七歲的孩子學習,小生還編纂了適合更大孩子的教材,只不過來的匆忙,沒來得及帶上。”
金鋒說道:“方先生去了西河灣,有時間可以幫忙斧正。”
他畢竟不是師範專業,編纂教材都是按照小時候記憶來的,其中難免有些疏漏。
而且他小時候的社會情況和大康有很大區別,適用於他那個時代的教材,未必適用於大康的孩子。
而方靈均教了半輩子書,比金鋒更瞭解大康孩子,讓他校驗一遍教材,金鋒認為很有必要。
“承蒙金先生抬愛,老朽到了西河灣,一定好好拜讀先生的其它大作!”
方靈均說道:“金先生的這份禮物,老朽非常喜歡,不知道能不能厚顏留下?”
說著話,右手還無意識地摩挲小冊子,顯然是真的喜歡。
對於金鋒所說的其它教材,也更加期待了。
“當然,”金鋒笑著說道:“不過我的第二份禮物,並不是這三篇文章。”
“哦?”方靈均微微一愣:“那先生所說的禮物是什麼?”
“是這個!”
金鋒笑著從親衛手中拿過一個木盒。
開啟木盒,裡面是一行行排列整齊的方塊字。
方靈均之前沒見過活字印刷術,低著頭看了一陣,沒明白這個木盒子是幹什麼用的。
下一秒,他便看到金鋒拿出一張白紙,放到木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