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部分

“哦,還真是電報機,這麼快就開始民用了。”萬磊也是一些驚訝,見展臺上居然沒有什麼人光顧,就走上前去,調侃道:“比順風耳還厲害的法寶,居然沒有高人發現?”

“讓總統先生見笑了,是我們營銷不利,沒法吸引來顧客。”展臺的工作人員尷尬地笑道。

“不是你們營銷不利,而是你們先期準備得不夠。電報只能在電報社之間收發,發報人到電報社來發報,不過收報人不可能呆在電報社裡乾等,你們怎麼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報文送到收報人的手上呢?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把報文發出,百姓寧願選擇寫信郵遞也不會選電報。”萬磊道。

“哦,我們還真是疏忽了這一點,不知總統陛下有何良策?”

“良策沒有,只有一些小主意,電報業要想民用化,就得與報社合作,或者是建立自己的一個通訊社,把電報往來的資訊進行及時的公佈。收報人得知自己有電報來了,可以及早到報社領取。同時,你們也可以與郵局合作,提供送報上門的服務。只要服務到位了,顧客自然就多了。”

第429章 經濟結構調整(上)

每一次商品展銷會,都有很多來自國外的商人前來參觀與採購,今年的夏季展銷會也不例外,來自南洋、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國家都有商隊前來,北平城內隨處可見那些長相與服裝各異的外國人,大有國際化大都市的氣息了。

這些遠道而來的商旅,無一不佩服北平城的繁華與大華民國的富強,有些人還生出移民的想法,對此,萬磊是歡迎的,不過也要按移民法來辦,想移民可以,一個人一千銀元,只收現銀,概不賒欠。

移民入境之後只是居民,被打散安插到各地,要參加公民教育,學習華語與法律之後才能入籍。因為大華民國只有一種人,那就是大華民國的公民,不管是來自哪裡,都得漢化,不可再保留原有的文化與宗教信仰,更不能結“鄉黨”。

另外,每年移民的數量都會有限制,不會超過一萬人,這些移民被打散到各省,如泥牛入海,根本就沒法形成族群勢力,更加無法形成威脅到國家的反動勢力,只能乖乖地當公民,最後徹底地融合到華夏文化中。

一千銀元“買”一個移民的名額,大部分外商還真出不起,畢竟銀元是大華民國最堅挺的貨幣,用購買力來衡量,一銀元約值三石米,而這還是在大華民國國內,在印度,用三百斤上好的棉花也不見得能換到一個銀元。

由此可見,要掙足一千銀元有多難。而且這些海商又不是單身貴族,要移民也要全家一起來,幾千上萬銀元,這更是鮮有能付得起,真正付得起的肯定是貴族階層,這些人上人除非在本國混不下去了,不然也不會來大華民國當公民。

所以,真正透過投資移民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想走人才移民這一條路,直白的說,就是當買辦和帶路黨,對此,萬磊也是歡迎的,不過管理依舊是十分嚴格,如果不是死心塌地地當走狗,想入籍,門也沒有。

展銷會為期十天,會期結束後,負責外貿事宜的華遠公司總經理劉文法就來到華園,彙報這一季度的進出口情況。作為國有控股公司,華遠公司是大華民國財稅主要來源之一,管理自然嚴格,總經理要直接對大總統負責。

“今年春夏兩季,出口量明顯有些下滑,出口總值約四千萬銀元,利稅約七百萬銀元;進口量有所增加,總值約為三千萬銀元,順差額同比減少了約六百銀元。”劉文法入掌華遠公司多年,各種業務精熟,直接把資料包表遞交給萬磊。

“出口量下滑是意料中事,不過一下子下滑這麼多,確實有些意外。”萬磊掃了這些報表一眼,眉頭微皺。

“是這樣的,呂宋安南緬甸等南洋諸國好像是結成了某些同盟,一致抵制我國的商品,少了這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