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過腳下那一片悠閒懶散的雲朵,看到望不到邊的茂密森林,無論多麼強悍的馬隊,也得心中打鼓腳下發軟,非歇歇腳不可。

走到這一步,前無村後無店,左邊十餘丈是百仞懸崖,右邊則是愁煞猿猴的陡峭山壁,除了往前只有退後,所以常走這一線的商人們也習慣稱這地方叫“慢刀背”——慢慢的磨死你,還就只有這麼一條窄道。

人走到這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地方,早已是又飢又乏,若是聞到又辣又鮮的牛肉湯麵的香味,看到上好的滷汁裡撈起來的茴香面,那是任誰也抵受不住。這般佔盡天時地利,獨此一家的張老頭生意就特別的好。

張老頭今年快六十了,生得面黃寡瘦,一副癆病樣,偏偏身子骨出奇的結實,十里八村,就他一個人能堅持天天擔著面擔上這兒。他的滷水牛肉麵也是出了名的好吃,除了面辣、湯鮮、肉嫩外,張老頭最得意的還是祖傳秘方。據說吃了他的面,再體弱的人走上個十幾二十裡,也腿不軟氣不短。張老頭的心也好,手腳麻俐,冬日裡會給大夥生爐烤火,夏日還免費提供清茶,遇到路過的落魄書生,或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們,還常常奉送麵食,分文不取。一來二去,張老頭就大大的有名了。行腳走路的商人、差役、農夫對張老頭尊敬有加自不必說,連逢此過路的強人土匪,也不敢對張老頭有任何歹心,恭恭敬敬掏錢買食——山裡人常說,張老頭死後是要封為這一帶的山神的。

這個時候還早,張老頭知道無論從哪一邊都還未有人上來。是以他不慌不忙的支好篷,架起柴火熬起湯後,便拿了老煙桿,踱到一旁,眯著眼抽起來。

今天過了,他就要回故鄉長安了,忙活了大半輩子的事,也終於要走到頭了。一早起來他的右眼皮就跳個不停,怎也停不住。他喝了幾口冷茶,還是不行。他就望著眼前這片再熟悉不過的山和雲,心中默默唸叨:“難道你們不願意我走嗎?不要急呀,這把老骨頭,將來還是要埋在這裡的……”

正在暗自想著,忽聽南面山下人聲鼎沸,夾雜著兵刃之聲。張老頭眉頭一皺,站起身剛要過去看個究竟,猛聽北面山下有人猛吼一嗓子:“弟兄們,提刀子跟老子上啊!”立時數十人齊聲高喊:“殺啊!”

“殺死叫剛的孫子!”

“蕩平木樑寨!”

只聽南面山下立刻有人高叫:“他媽個熊的,我劈了你個叫史的!”數十人也跟著大叫:“老大我們跟著你!”

“殺光石堡寨!”

張老頭聽出當先一個叫喊的人是北面山頭“石堡寨”寨主秦史,那些跟著喊的自然是他的弟兄了,沒有猜錯的話,南面上來的則是木樑寨的秦剛和他的弟兄們。他心中微微一笑,才想起今日是三月十五,又到了這兩個寨三月一次爭地盤的時間了。

說起來秦史、秦剛本是親兄弟,當年一起師成出道,在這丘雲山打拼,仗著身強力壯,及一套當年在江湖上也算得有些名氣的“伏虎棍”,闖出一片局面,幾年時間,合併了大小三十幾個山頭。但這兩人素來性格不和,打小就好相互爭強,你不服老子,也別叫老子服你。對手殲滅之日,也成了他兩兄弟分道揚鑣之時。於是乎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各扯大旗,相互毆鬥也不只一、二十回了,輸贏幾乎對等。打到後來,兩人俱都筋疲力竭,見實在是實力相近,任誰也吃不了誰,只得作罷。但丘雲山這山頭乃是南來北往的商家必經之道,那是遠近聞名的流油之所,兩人既不能獨吞,也不願放棄,乾脆搞了個比武爭勝,誰比武贏了,就擁有三個月收過路錢的權利,另一人不得在此染指。就這樣,兩幫人在張老頭面前打打殺殺好幾回了,張老頭知道勸解無用,只得不聞不問,只當三個月看場不收錢的把戲。

這兩幫人打的累了,照例還要猛吃一頓。張老頭揭開鍋蓋看看,估著面剛剛夠,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