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聊齋志異》卷頭有一句詩道,&ldo;姑妄言之姑聽之&rdo;,這是極妙的
話。《西遊記》、《封神傳》以及別的荒唐的話(無聊的模擬除外),在這
一點上自有特別的趣味,不過這也是對於所謂受戒者(thelnitiated)而言,
不是一般的說法,更非所論於那些心思已入了牛角彎的人們。他們非用紀限
儀顯微鏡來測看藝術,便對著畫鍾馗供香華燈燭;在他們看來,則《鏡花緣》
若不是可惡的妄語必是一部信史了。
□1923年
3月
31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作人
□收入《自己的園地》
關於何典1
半農兄:
昨日下午往訪掌櫃先生,適值《何典》出世,便討了一本,一口氣
看了,覺得的是吳老爹之道統,頗有意思。張南莊的歷史大可查考一下
子,想上海縣誌中或當言之。你是說《何典》當是《常言道》之老師,
現今看來似未必然,因張南莊系乾嘉時人,而《常言道》之序為嘉慶甲
子(九年‐‐一八○四),據海上餐毒客《〈何典〉跋》似此書存稿至
光緒始刊行。大約當時有這一種風氣。以俗語編故事,張南莊在上海,
《常言道》著者在蘇州,(或此風盛於江浙,觀繆蓮仙之執《文章遊戲》
之牛耳可知,)同時有這兩種。若論成績則自然《何典》居上也。尊校
有數處似不盡對,如一五二頁黑漆大頭鬼罵海罵,你說&ldo;當缺一山
字&rdo;,我想&ldo;罵海罵&rdo;當是一成語,只是胡罵,俗雲&ldo;說海話&rdo;,即說
大話。又四九頁&ldo;澱清陽溝水&rdo;,上二字亦未必是&ldo;靛青&rdo;之誤,大約
是說澄(沉澱)過的水,紹興語有&ldo;澱&rdo;字,讀若丁去聲,本字或即系
沉澱之澱歟。又九十頁&ldo;無數銅銀子&rdo;,恐銅下亦無脫字。本文中有數
處變了空格,覺得亦是缺點。閱了後,就所想到字此奉告,再會。六月
六,弟之作。
□1926年
6月刊《語絲》第
85期,署名&ldo;之作&rdo;
□未收入自編文集
1見《語絲》劉半農《關於何典裡方方方及其他》文中,題為編者所加。
聊齋鼓詞六種序
回想小時候所讀的書總有好些不能忘記的印象,其一就是蒲留仙的
《聊齋志異》。最初讀小說自然都是白話的,但到了《三國志演義》作
一結束,一面便轉到文言的小說裡去,《聊齋志異》在次序上與價值上
都是第一部,所以至今想起來還是很有興趣。他是繼承六朝的志怪與唐
朝的傳奇文而集大成的,不過在傳奇文方面他是的確成功了,志怪的短
篇了無特色,不及《閱微草堂》遠甚,在《聊齋》中只可以說是失敗之
作。傳奇文中我覺得《嬰寧》一類的東西做得最好,《促織》與《羅剎
海市》等倒還在其次。他寫狐鬼和人一個樣子,除了說明她們本相的地
方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妖氣,我想在青年讀者羨慕之餘,以為狐鬼亦佳
者當復不少,所以他這實在是狐鬼的人化,俗傳此書本名《狐鬼傳》,
專以諷刺人間者,未免是齊東野人之語了。我又記得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