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一二八之屠殺頓起、長城之役甫停,察綏之變旋作。含垢忍辱既巳六年,創鉅痛深,幾難終日。茲復驅師啟釁,擾我平津,更且大舉動員,圖佔察冀。
然後揮師南指,侵我中原,躍馬而行,縱橫朔漠,以遂其逐步吞噬之迷夢。我最高統帥所以認為最後關頭,抗戰到底以求最後之勝利,而舉國人士所以奔走呼號,誓死不能退讓者,正以此耳。“我全軍將士,誓雪國恥,不怕死,不怕敵人,信仰中央,愛護袍澤,長期苦鬥,百折不撓,實行連坐法等,作為京滬杭地區全體將士的精神教育和紀律教育的基礎。”張治中在告京滬杭地區民眾書中除提高亡國滅種之警覺及剖析敵國實情外,還講明瞭這一戰爭的意義,發動民眾盡力與軍隊合作。請列位看官細看。
“凡我民眾,無分男女,無問老少,智者盡其能,勇者竭其力,以綏靖地方,杜絕奸究。厲同仇敵愾之氣,堅至死靡安之心,以聽命於政府。則雖不擐甲冑,不執干戈,不冒矢石,而其貢獻於國家民族者,實則偉大莫與倫比矣。至於體力精壯。英勇果敢之同胞,願為父老之前驅,願作本軍之後繼者;精警有為,熟悉敵情,能撲滅無恥之漢奸,能肅清敵方之間諜者,抑或有他一技長,願以供戰爭使命者或編入地方組織,或隸屬部隊機關,不患無效命之機,不患無殺敵工具。昔孫武子以吳兵覆楚,閻應無以江陰抗敵,東為人才文物薈萃之區,標忠英勇之士。悲壯激烈之操,史不絕書。揆之十步芳草,十室忠信之義,市井田疇動多壯士。必有聞風興起者。自由之葩巳胎,獨立之旗高舉,為民族之英雄,抑為子孫之罪人,絕不自擇。唯我親愛同胞,共勉前程,共紓大難,時乎不再,凜凜勿念。”
隨著虹橋機場事件的發生,中日雙方在上海發生戰爭已成定局張治中密切關注著日本政府的動態,當獲悉日本參謀本部,八月十二日會議決定起用退役軍官松井石根大將,並以兩個精銳師團組成派遣軍時,預測到大戰已迫在眉睫。遂決定按軍事委員會之部署於八月十三日拂曉前實施對虹口,楊樹浦日軍的攻擊,並準備以掃蕩的態勢,乘敵不備一舉將敵在上海之主要兵力擊潰,完整地控制整個上海,不料正在此時,通往軍事委員會的電話鈴響了,張治中急忙拿起話筒,只聽話筒裡面傳出的是“不得進攻”的命令,張治中急了,對著電話喊道:“我軍業已展開,攻擊準備也已完畢。”“無論怎樣,也是不得進攻。”“什麼緣由?”“原因可能是外交使團為避免上海作戰,建議中國政府將上海改為不設防城市,現在外交部正在研究”。張治中憤怒地對著電話另一端喊道:“以往的失敗都是因為敵人搶佔先機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吸取以往的教訓,不搶佔一次先機,非要等著捱打吃敗仗不成。”說完,也不待對方說什麼,放下電話,口內連連嘮叨著“可惜啊!可惜嘍!!弄不好又是糟透嘍!!!”
南京——中國政府的最高統帥部阻止了張治中於八月十三日拂曉向日軍發動進攻先機制敵的決策,張治中只好下令,準備向日軍進攻的部隊放棄攻勢準備,密切注意日軍動向。對日軍採用防守態勢。戰場中“主動”對於對壘的兩軍來說十分重要,任何一方總是想自己抓住“主動”,把“被動”留給對方。可是戰場中的態勢瞬息萬變,而所謂的“主動”和“先機”都是相對的,都會稍縱即逝,都會隨著時間地推移在變換,這就要看指導戰爭的指揮員能不斷適時地尋找“先機”和“主動”並牢牢地把握他。就在張治中向各部下達改攻勢變防守的命令後不久,八月十三日九點十五分日軍陸戰隊一部越過租界,到寶山路北四川路佈防,並沿四川路、軍工路一線發起攻擊。同時海軍炮艦猛轟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防區,兩師被迫還擊。下午四時,日軍復行炮擊,並以大量步兵進攻駐防於八字橋,江灣的淞滬警備區保安隊,戰事在逐漸擴大。
張治中對新聞界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