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奇道士傳授法術和養生術。當他在幽靜山林中修煉時,朱元璋後來的軍師劉伯溫和他一見如故,相談恨晚。劉伯溫出去輔佐朱元璋時對王綱說,將來我若有了大好前程,必關照你。

想不到幾年後,劉伯溫真就幫助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大明朝。劉伯溫果然說話算話,就把王綱介紹給了朱元璋。王綱當時已70多歲,但看上去卻像中年人。朱元璋大為驚異,立即任命他為兵部高階官員。

王綱還未準備好過官癮,兩廣地區發生叛亂,他被指定為後勤部長,向叛亂髮生地運送軍需物資。在一次運送物資的途中,他中了山賊的埋伏一命嗚呼,跟隨在他身邊的兒子王彥達也被活捉。王彥達寧死不降的氣節讓山賊也很敬服,於是放走了他,王彥達就用一張羊皮把老爹的遺體揹回帝國都城南京。不知什麼原因,政府沒有給王綱半分撫卹金。王彥達一怒之下,又用羊皮把老爹的遺體揹回老家,並立下家法:凡我王家子孫絕不許做明帝國的官。

王彥達的兒子王與準謹遵家訓,埋頭鑽研《周易》,很快就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奇人異士。政府知道後來請他,王與準一面背誦家法一面逃進深山老林,政府就跟蹤他也進了深山老林。王與準一咬牙一跺腳,把一條腿摔到石頭上,醫生確診為骨折,即使康復後也會是個瘸子。官員要有威儀,不能是殘疾人,政府這才放過了他。

王與準的下半生在猶豫中度過,因為他不知道祖宗定的這條家法是否符合天理。臨死前,他對兒子王世傑說,你以後想做什麼就憑良心,別的都是小事。

王與準之所以說這樣的話,是因為王家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王世傑為了家庭生活能有所改善,真的違背祖訓參加了科考。可當他進考場前發現每個考生都要被搜身,血管裡流淌的高傲血液沸騰起來,他和當年陶淵明面對五斗米俸祿時一樣地高傲道:“我怎麼可以為了做官而讓一群俗人在我高貴的身體上摸來摸去。”說完就憤然離開。

王世傑再也沒有參加科考,臨死前,他對兒子、王陽明的爺爺王天敘說:“我的遺產夠你受用一輩子的了。”王天敘一本正經地繼承了他的遺產:幾大箱子王世傑的著作。

王天敘果然受用了一輩子,他就是靠父親的這些著作把自己鍛造成了超凡脫俗的人物。他才華橫溢、性情恬淡、與世無爭;他思想開放,告訴兒子王華,要想揚名立萬,必須走科考這條路;他道德至上,常教導兒子王華要做一個道德完人。王華也正中其下懷,從小就擁有中華傳統美德。

有一次王華在河邊撿到一袋金子,他就在那裡坐等一天。當失主喜極而泣地拿到金子準備給他一點報酬時,王華拒絕說:“如果我貪圖報酬,你的一袋金子都是我的,何必在這裡等你!”另外一則故事說說,王華對不該親近的女色從不動心。他曾到他富裕的朋友家做客,夜晚,一位妙齡女郎走進他的房間,聲稱是奉了主人之命伺候他就寢。因為主人不育,而王華已高中狀元,是個讀書種子,女郎羞答答地對王華說:“欲借人間種”。王華請女子離開,他的回答是:“恐驚天上神。”

有史料指出,王陽明被下錦衣衛大獄時,劉瑾曾向王華暗示過,如果王華能站到他這一邊,他可以考慮對王陽明從寬發落。劉瑾和王華相識,王華中狀元后到翰林院工作,後來偶爾被調到東宮給太子朱厚照講課,劉瑾在那時和王華結下了友誼。好學的劉瑾曾多次向王華請教哲學和歷史知識,王華傾囊相授。劉瑾曾說,王華是擁有橫溢的才華和無懈可擊的道德的好人。然而,當劉瑾暗示王華可以用他的立場來交換兒子的前途時,王華斷然拒絕。他說:“如果我真的這樣做了,即便史書原諒我,我兒子無論如何都不會原諒我。這就是為人的基本準則,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準則,它沒有是非對錯的區別,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分別。”

1